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大學校園正發酵應酬文化 帳單折射學子間貧富差距

  • 發佈時間:2016-03-04 07:33:31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福建師範大學 劉松岳/繪

  踏上離鄉返校的列車,何凱才回過神兒:半年來,自己省吃儉用從生活費裏攢下的錢一個假期就花光了,這1500元錢幾乎都用於聚會支出。

  然而寒假的結束似乎並不意味著“聚會頻繁期”的終結。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隨機向460位大學生發放問卷,29.31%的受訪者聚會頻率達到每週兩次以上,其中本科低年級佔63.52%。所有受訪者中,38.08%的大學生在聚會社交方面的開銷佔生活費的比例超過30%。

  同學間的頻繁聚餐已成負擔

  溫是湖南一所高校大三的學生。大學伊始,她就加入了多個學生組織、社團,課餘生活充實豐富。她坦言自己有非常多的聚餐,畢業季尤甚。“週末就不得空,趕場子似的。”溫解釋,各個組織、工作部門之間都會不定期聚餐。她覺得這種現象在各高校已經普遍存在。

  她笑稱自己本來就是個經常“吃土”的人,儘管聚餐通常都是AA制,每單消費每人平均50元左右,但湊多了也是不小的開銷。

  在溫看來,有的聚會是必要的,大家也經常吃得、玩得很開心,但有時她覺得聚餐理由“實在太牽強”。比如在社團中,其他部門聚餐,那自己的部門也會“跟風”聚一聚。她毫不避諱地承認,有些自己真的很不願意參加。“本來大家就忙,有時學長學姐還不會給錢,我們來分攤他們那份,所以很煩啊。”

  何凱家在南方的一個小城,3年前前往哈爾濱讀大學。由於學校暑假短寒假長,因此他只有寒假才會回家。親朋好友一年不見,何凱的“檔期”在回家之前就被排滿了。除了大年廿九到正月初六,他幾乎每天都要在外“應酬”,甚至還會有夜宵。父母都調侃他為“大忙人”。

  何凱還記得回到家的當晚,父母特意為他做了一桌子好菜,本來要和高中好兄弟聚餐的何凱不好意思拒絕父母的心意,在家吃完後又匆匆趕到飯店吃第二頓晚飯。“男生之間聚餐少不了酒。”何凱有時候也不情願,“但是圖個氣氛,不喝就太不給別人面子了。”一箱酒,一桌菜,何凱本來在家就吃飽了,大家都顧著喝酒談天,滿桌的菜只動了幾筷子而已。

  這場聚會的組織者也是請客者,何凱他們都對這種聚餐模式習以為常,當天散夥前又定了第二天的飯局。“我們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輪流請客,這次你請,下次我請。別人都請客了我肯定也要回請。”不管吃多少,何凱他們點菜都特別大方,用他的話説就是——“有面子”。

  從發小、小學、初中、到高中,一場又一場聚會讓何凱覺得“心好累”。有時他著急去下一場聚會,而上一場的還沒散夥,何凱不好意思提前離開,兩邊都要應付著,“打遊擊戰似的,本來好好的聚會現在覺得成了負擔,還怕得罪人。”

  除了聚餐之外,去KTV唱歌、打牌也成了何凱這群人的聚會方式。操著一口地道的家鄉話,幾人成群湊一桌麻將或是鬥地主,有時玩到晚上九十點都還意猶未盡。

  與社會接軌的酒桌文化令人頭疼

  在受訪大學生中,69.2%的學生表示校園內的聚會活動受到“拼酒等社會風氣或其他流行文化”的影響,發起者結賬、AA制、輪流賣單成為主要的結賬方式。

  就讀于北京某高校的趙毅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喜歡活躍在各大聚會上的‘積極分子’”,相較于“跑場子”,自己寧願在宿舍睡一天覺。但在生活裏,他還是選擇去參加社交聚會,“多認識一些人,刷資源”。

  像大多數大學生一樣,趙毅與同學們的聚會項目也無外乎吃飯、唱歌等,他認為“重要的是一種氛圍”。關於飯店、KTV等娛樂活動場所的檔次,他們的要求並不是很高,似乎只要離活動場地近,有一張能容得下所有人的圓桌就可以進行一次愉快的聚餐。

  “俗話説,無酒不成席,外聯這個圈子其實就是喝酒,”趙毅坦言,酒在飯桌上自然也被賦予了更不一樣的內涵。在他看來,“喝酒和抽煙一樣,都是幌子,目的就是為了和人交流。”

  “餐桌上喝不喝酒也必然導致不一樣的效果,”趙毅説,“不喝酒就少了點趣味在裏面”。社會人聚會的影子似乎也能在他們的餐桌上看到一些端倪,“和大人們聚會有一點是一樣的,都是為了交朋友、刷資源”。

  在溫記憶中,她曾作為新生班級的班級導師在軍訓結束時和大家一起慶祝。令她意外的是,飯還沒吃幾口,同桌的人就開始張羅喝酒,“目的就是要把別人灌醉。”將近4個小時,空酒瓶擺滿了一個大圓桌。看著大家好像很開心,每個人都很深情的樣子,她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冷漠了”。

  趙小北是鄭州一所高校學生組織的負責人,他的學生幹部頭銜可以列出一長串。于他而言,從各個院係的學生組織聚會到寢室小聚,他幾乎每週都有應酬。他坦言自己雖然早已適應聚會的氛圍,但並不喜歡。“明明是個學生,非要搞得和進入社會工作的上班族一樣,不太好。”他補充道,“作為學生,實在是沒有這個必要。” 在趙小北看來,聚會的實質意義應該是聊聊天、説説話、增進感情,是不以利益為紐帶的。

  令趙小北頭疼的還有聚會上常有的開場白,作為學生組織的負責人,他必然要當著老師的面發言。“不喜歡也不會説官話,可是也只能硬著頭皮上,還要提前打草稿。”他表示很苦惱。

  帳單折射學子間的貧富差距

  在受訪大學生中,89.96%的學生表示聚會活動的花費來源於家庭。

  同學間的聚餐消費讓陳雲鶴唯恐避之不及。從上大學開始,她就沒再從家裏要過錢。兼職做家教、在學校的勤工助學崗位打工、憑成績取得的獎助學金,成為她供自己和弟弟讀書的經濟來源。每人平均上百元一次的聚會在她眼裏是筆不小的開銷,“夠在食堂吃一週午飯了。”但她表示,班裏溝通感情的聚會,“像嘮家常那樣的”,自己也會參加。

  而對許飛來説,同學聚會應酬的帳單是有價值的,同時也是大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這意味著你的人脈、交際圈,我父母會給我承擔這部分費用。”母親特地留給他一張信用卡,告訴他結賬時直接刷卡即可。社團換屆前期,許飛和朋友認為這段時間“最需要打感情基礎”,所以他幾乎每天都有應酬,而到底為此花費了多少,他自己也説不清楚。

  “社會互動有很多,聚餐只是其中之一,重要的從來不是吃什麼。”鄭州大學社會學博士研究生董中煜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但是,這會産生一系列的影響,其一是造成一些學生的社交壓力和心理焦慮,對家境不好的學生尤甚;其二是容易造成學生的層級化和對立;其三是容易形成錯誤的社會認知,把請客吃飯作為社交的主要獲得手段,其實能力和地位才是社會關係中最重要的;其四是對高校聲譽産生負面影響,進而降低社會對大學生的評價。”

  家庭、社會的正確引導不可缺失

  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郝大江明確表示這種消費現象確實存在。但他認為,大學生應酬交際本身就不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事項。中國文化習慣在吃飯的時候表達情感、需求,並進行溝通交流。但是這種方式多數是針對社會人的。現在一些大學生把聚餐當成一種交際平臺無可厚非,但喝酒酗酒,那就是不對的。

  郝大江説,社會上的應酬參與者大多都是被動的。而現在在大學生群體中出現了一種主動地想去吃飯、喝酒的現象,實際上是受到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從而做出的不正確的選擇。例如官場氣氛,就被錯誤地納入學習和消費。“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郝大江明確指出,大學生通過聚餐來合理表達自己的工作交流、生活交流、經驗交流,都很正常,但是這個比例是很小的。多數情況下是通過這種方式,建立一種人際關係,説白了就是把一些正常的、規範性的工作變成一種附加的情感交流、感情因素。

  “就社會學的角度而言,從社會的整體生産方式到個人的交往方式中出現一些新的現象,並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針對這類現象,西南民族大學社會學與心理學學院教師廖正濤如是説。在他看來,應酬文化在高校校園裏的發酵,離不開當前的時代背景。

  廖正濤認為,當前社會的一個特點是社會各階層和各個領域的邊界更加模糊,俗稱“世界扁平化”。“實際上現在大學的圍墻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今天的大學和外面社會的融合比以往來的更加強烈,學生的社會氣變得更重了。”廖正濤表示,人們的總體消費能力與以往相比提高很多,家庭的富裕,必然對孩子在大學裏的交際行為給予一定的支援,也將此看作對孩子基本素養的培養。同時,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在發生改變,以往的課本式學習也在逐漸向實踐式學習過渡。

  在廖正濤看來,“大學校園裏,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太一樣,有的人更喜歡學習課本上的一些東西,而有的人則希望學習社會技能、組織能力。”

  郝大江也建議,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需要家庭和社會正確的引導。“大學生認為這也許是一種社會時尚,但我們推崇更合理的形式,例如開展學術沙龍。”(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