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專車新政考驗行業應變力 "燒錢"降溫安全命題凸顯

  • 發佈時間:2015-10-30 13:51:00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吳德群  責任編輯:金瀟

圖為軟體提供的“叫計程車”和“叫專車”選擇

  正在公開徵求意見期的“專車新政”(《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不允許私家車接入專車平臺,這令“燒錢大戰”培育起來的專車市場變得微妙起來。

  神州專車、滴滴快的、Uber等行業巨頭儘管反應不一,但均作出積極應對。神州專車將率先在深圳投放“9.3閱兵車”作為專車,凸顯安全性能;滴滴快的示好“專車新政”,高調上保險。專家表示,專車新政在保障乘客安全、維護乘客權益方面值得點讚,“安全命題”成行業巨頭必須要做好的一張試卷。

  有喜有憂洗牌格局漸顯

  10月10日,交通部對外發佈《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公開徵求意見。“辦法”將專車等新業態納入出租汽車管理範疇,並稱其為“網路預約出租汽車”,明確了“網約車”與計程車的區別及定位。

  新政提出,任何企業和個人不得為乘客和未取得合法資質的車輛、駕駛員提供資訊對接開展運營服務;不得以私人小客車合乘或拼車、順風車等名義提供運營服務等。

  監管嚴厲的專車新政,對各大專車企業來説喜憂參半。目前,滴滴快的大量訂單來自於價格更低的快車服務而不是專車,隨著新政的落地,快車這類與計程車存在明顯競爭關係的産品將變得愈發尷尬,並隨時面臨關停的窘境。滴滴官方的第一回應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言語飽含無奈。

  對以低價著稱的Uber而言,新規將更加凸顯其“水土不服”的問題。新規明令禁止私家車做專車,這將給Uber很大打擊。同時,新規明確規定“明碼標價”,也讓Uber引以為傲的計費方法大打折扣。

  此外,新政還規定網際網路預約車企需提前10天公示市場獎勵、促銷等行為,對財大氣粗撒錢的滴滴、Uber們來説,減少了對於司機和乘客的補貼,勢必將面對用戶和司機流失的局面。

  神州專車似乎成了贏家。與Uber、滴滴快的等私家車接入的C2C專車平臺不同,神州專車所用車輛均來自於神州租車及其他第三方租賃公司,司機也都是職業司機。正因如此,神州專車董事長陸正耀第一時間對新政表示歡迎,稱新政可以更好規範市場,助推整個産業良性競爭。

  專家表示,雖然新政尚未正式落地,在資本燒錢大戰開始降溫的市場行情下,專車行業的進入門檻被大大推高,這將令專車市場迎來洗牌格局。

  加快在安全上做足文章

  新規強調安全保障,引發各大專車公司加快在安全上做足文章。神州租車透露,將在深圳率先投放兩台“9.3”閱兵車用作專車。這兩輛閱兵車為北京汽車生産的BJ40越野車。

  緣何把閱兵車投放到深圳專車市場?神州專車負責人表示,深圳專車市場競爭激烈,在經歷低價洗禮後,消費者更看重專車的安全保障。兩輛閱兵車將配備專業駕駛員,收費標準則與“公務轎車”一致。

  同時,神州專車目前已啟動“神州守衛者計劃”,面向全國招聘10000名退伍軍人擔任專車司機,只有綜合素質高的司機才能開專車。“招聘門檻非常高,一定要通過公安部門的系統查看個人底細,尤其是有無犯罪記錄,以這一項衡量,就有將近7%的應聘者被篩選下去了。”

  與徵求意見稿剛剛對外公佈不同,平靜下來的滴滴快的加緊應對,特別是在安全保障方面邁出了第一步。10月27日,滴滴出行宣佈與平安産險上海分公司推出“滴滴平臺司乘意外綜合險”,強化司乘人員的安全保障。該保險覆蓋滴滴出行平臺全國的專車、快車、順風車、巴士、試駕和企業級業務的司機和乘客,從乘客上車至目的地下車的全行程,在車輛正常行駛過程中,如不幸遇到意外事故,針對乘客産生的意外醫療、傷殘、意外死亡等費用,平安産險將提供每人最高120萬元的保險保障,司機則是自接單開始便可享受與乘客相同的保險保障。

  資本大戲後市場爭奪戰開打

  目前,國內專車平臺融資大戰剛剛打完一輪。神州專車在6周之內就完成了B輪5.5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達35.5億美元,並已完成A、B兩輪共8億美元的密集融資。據悉,神州專車通過B輪融資後賬上有10億美元儲備。目前,其註冊用戶量接近1000萬,日訂單量30萬,並以每月62%的速度增長。

  而在9月10日,滴滴快的宣佈,因投資方追加投資,該公司新一輪總計30億美元的融資已完成,為此前公佈20億美元之上追加的結果。而9月7日,Uber創始人兼CEO Travis Kalanick在北京宣稱“Uber中國的12億美元融資已到賬”。業內認為,為了搶佔更多市場份額,三巨頭顯然加緊在資金上獲得更大支援。

  專家認為,國內專車市場是“此消彼長”,資本大戰之後,市場爭奪戰將再度啟動。(記者 吳德群)

  記者 觀察

  差異化突圍

  新規正式出臺已近在眼前。如何在管理更加規範的市場上求發展,顯然是專車公司應該思考的。一個靠譜的路徑是,以差異化競爭佔領市場。

  與競爭品牌區分開來實現差異化,是特勞特“定位理論”的起點。事實上, 在一個之前靠瘋狂補貼來刺激繁榮的行業,如果沒有差異化策略,只會陷入價格戰的深淵。從專車新政徵求意見稿中可以看出,專車已從定位和價格上與計程車區隔開來,這意味著專車將成為服務高端、資源有限的一個品類。專家指出,專車是計程車和其他公共交通的補充,就應該與計程車差異化競爭,專車不要想著去替代計程車。

  可見,專車新政的出臺,有助於專車與計程車的差異化競爭。更重要的是,各大品牌專車公司需要找準市場定位,推出差異化的産品,以求脫穎而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