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極速4G遭龜行瓶頸:建基站遇阻 信號飄忽 資費心跳

  • 發佈時間:2015-09-17 09:00:22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插畫:李瑞寧

  日前,黑龍江省48家單位因為阻礙4G基站建設,導致一些地區4G信號無法覆蓋,被黑龍江省企業投訴中心公開曝光。一石激起千層浪,自從4G業務推出以來,不時可以聽到諸如信號不穩定、資費過高等“吐槽”,基站建設的短板,則暴露了4G推廣中的另一問題。4G網路建設存在哪些問題?是否成為影響4G普及的癥結?“叫好不叫座”的4G技術,如何給用戶帶來更順暢、更安心的消費體驗?記者展開了調查。

  利益封閉 輻射擔心

  基站建設遇阻力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4G基站133萬個,4G用戶數達到2.25億,佔移動用戶總量的17.4%,增長勢頭相當可觀。

  作為現代資訊服務産業的重要支撐,各地均將4G網路列入重要建設規劃。2014年,海南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加快4G網路建設和業務發展,實施“資訊惠民”工程列入年度工作重點。黑龍江省明確提出:“迅速開放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高等院校、車站、展館、旅遊景點等所屬建築物以及公路、道路、橋梁等公共設施,用於支援4G基站等資訊基礎設施建設。”

  儘管有這些明確要求,4G基站建設還是遇到了一些阻力。從黑龍江省被通報的單位看,既有工商局、國稅局、衛生局等政府機關,也有高等院校、旅遊景區,以及農墾、電力等企業。而阻礙4G基站建設的原因則五花八門,“可能破壞外墻裝修”也是一種理由。還有一些人誤以為4G基站的輻射影響健康,因此而阻撓基站建設。

  黑龍江哈爾濱地鐵集團以網路運營商未達成地鐵1號線一期、二期通信系統回購(租賃)協議為由,拒絕運營商對發生故障的5處基站進行工程障礙搶修,導致手機信號無法覆蓋地鐵,用戶大規模投訴。而地鐵集團要求回購的項目金額達到5718萬元,遠超運營商承受能力。

  位於哈爾濱市松北區的太陽島風景區是全國聞名的5A級旅遊景區,景區管理局要求運營商按照指定形式建設基站,並需在具備WiFi信號發射功能的同時額外承擔部分流量費用,一切廣告許可權則歸該局所有。經測算,如按該方案執行,景區內的基站數量將由原計劃的7個增加至300個,建設成本由700萬元增加至3000萬元,運營商不堪重負。

  此外,一些單位還以“不再續簽基站協議”“職工反對”為由,拒絕開放基站站址資源。今年以來,安徽、福建、湖北等地均出現居民以基站有輻射為由阻撓建設並拆除鐵塔的事件。

  在7月舉行的工信部網路提速降費專題新聞發佈會上,工信部資訊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曾表示,我國的4G基站現有133萬個,今年底前還要再建100萬個,但整體數量仍供給不足。業內人士指出,基站選址難、建設難、保有難“三難”問題,已成為我國4G建設發展的一大掣肘。

  信號飄忽 資費心跳

  “提速降費”需作為

  4G業務推出以來,信號不穩定是用戶體驗不佳的一個突出問題。廣告中宣傳的“極速體驗”不時遇到“龜速現實”。“説好的網速去哪兒了?”這與基站覆蓋率不足有一定關聯,又反過來制約了4G的進一步發展。

  “從哈爾濱到齊齊哈爾大約300多公里,在兩地之間往返,移動4G信號時斷時續,有時連3G的速度都達不到,有些地方乾脆沒有信號。”哈爾濱的姜先生是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的主管,工作性質需要他時刻線上。在沒有WiFi的環境,4G是他唯一的選擇,但使用中的這些不愉快,無疑令公眾對4G的效果産生質疑。

  記者調查發現,信號不好已成為4G使用中的一個普遍現象。在廣州,地鐵3號線體育西至番禺廣場段是客流量相對集中的地區,移動4G雖有覆蓋,但在地鐵行駛過程中,時常出現卡頓或掉線情況。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則全線無4G信號。

  在安徽合肥,用戶最不滿的是“網路在4G和3G之間飄忽,市中心信號較強,位於郊區的居民小區信號較差,有時進入商場、寫字樓,4G信號突然完全消失。”

  “如果開著4G流量不關,一覺醒來,你的房子就不屬於自己了”,這是關於4G資費一個流傳甚廣的“段子”。説法雖誇張,但4G昂貴的資費確實屢遭用戶詬病。2012年以來,工信部已經連續四年啟動“寬頻提速”專項行動,但距離用戶期待仍有差距。今年4月,李克強總理要求“提網速、降網費”後,主管部門和電信企業陸續推出多項舉措和時間表,效果仍待實踐檢驗。

  不少網友認為,儘管經過“提速降價”,三大運營商的4G資費標準還是偏高。以安徽省移動4G流量資費為例,分別有10元70M、40元700M和50元1G的流量包套餐,超出套餐部分的流量則按照0.29元/M計費。這就意味著,額外使用1G流量的花費要達到290元。對於每天使用線上點播、視頻通話等應用的用戶來説,套餐所能提供的流量遠遠不夠,但超出部分的流量費用又過高,實在難以接受。

  艾媒諮詢《2014年中國手機網民流量使用情況報告》顯示,2014年,59.1%的手機網民每月實際使用流量會超出月租流量套餐,其中25.8%的網民會超出流量套餐較多。現在,微網志、微信等社交軟體、網頁和網路應用中載入的圖片、音視頻消耗的流量較多。費用這道門檻使得用戶不敢“敞開使用”,從而降低了體驗品質,也導致4G發展遭遇瓶頸。

  法規護航 思路創新

  角色調整求長遠

  飛象網CEO項立剛認為,很多地方機構囿于自身利益,阻撓網路運營商進入,這是國內4G建設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這個時候需要政府扮演協調者的角色,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於那些缺乏充分理由,卻不讓運營商進入或收取很高費用的情況進行處罰,保證通信暢通,保護消費者利益。”

  “4G信號不好與現階段4G的基礎設計也有關係。”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副教授田麗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在她看來,4G走的是高頻信號,頻率越高,基站的覆蓋範圍越小。如果適當降低4G頻率,對廣電運營商和電信運營商進行頻率資源的重新分配,重新規劃基站資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基站建設總是跟不上發展的問題。

  信號問題需要協調與規劃,降低費用這事也不能太過心急。國家發改委體制改革研究所研究員史煒認為,運營商是國有企業,也是上市公司,要面臨國資委的業績考評,“在國外,運營商可自行調整資費。但國內的運營商卻不能這麼做。調整資費必然會導致利潤下降,這在考評中會受到追究。”史煒認為,降低資費很難一蹴而就,應在技術不斷進步、用戶規模不斷擴大、成本消化機制不斷完善的基礎上逐步落實。

  當下,“提速降費”已在運營商套餐政策方面有所體現。5月14日,中國移動發佈新的4G資費套餐政策,宣佈資費全面下調,並推出了流量共用、清零週期延長至半年等新政。據中國移動市場部副總經理陸文昌介紹,中國移動4G資費還將繼續改進,目前正在四個省試點“彈性計費”和“智慧匹配”;與70多家企業展開闔作,發展定向流量的後向收費模式。

  田麗建議,三大運營商除了要不斷提升技術,還應考慮以創新思路調整盈利模式,實現規模效應。現在農村地區和城市的中老年人口是我國網民拓展的新領域,運營商可以配合國家網路入村、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區建設,將國家資訊戰略融入商業模式,應有利於消費者認可並樂於使用4G。此外,運營商也不該只擔任“收過路費”的角色,更要關注4G內容的豐富性、便利性、針對性,用市場化的手段參與産業鏈的融合,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長遠之計。

4G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美格智慧 35.04 10.02%
2 博創科技 49.61 10.00%
3 天源迪科 17.00 6.25%
4 中科創達 38.25 5.58%
5 新易盛 25.10 5.07%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北緯科技 8.41 -2.21%
2 初靈資訊 16.03 -2.20%
3 東信和平 8.55 -2.06%
4 華星創業 5.49 -1.96%
5 春興精工 8.69 -1.9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