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上海計程車司機並未現離職潮 公司欲自營APP

  • 發佈時間:2015-07-16 07:46: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王燁捷  責任編輯:金瀟

  因為不用交份兒錢,又能輕鬆通過客戶端平臺招攬生意,各種專車如今正成為一部分上海計程車司機的“首選”。最近兩天,上海地方媒體多次報道滬上計程車行業出現“離職潮”,其中傳播最廣的是《IT時報》的一篇文章,文章稱上海某計程車公司的停車場內,每天平均有200輛計程車被“空置”,那些車因為沒有司機而無法上路運營,只能空置著“燒錢”。

  中國青年報記者通過採訪發現,儘管有一部分計程車公司司機“轉行”當了專車司機,但轉行者僅限于一小撥兒新司機,對整個上海計程車行業影響並不大。

  “只是很小一批人流動走了,這沒什麼好奇怪,計程車行業從業人員流動性一直比較大,我祝福那些離職的司機。”近日,上海大眾交通(集團)董事長楊國平在以第一屆“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身份與同濟大學學子面對面時,重點談及行業目前最為敏感的話題——如何應對Uber等專車的挑戰。

  雨中上海,傳統計程車“完勝”專車

  每年六七月份,是上海的黃梅雨季。6月17日,上海全市普降暴雨,這一天,上海各大高校被淹在“海”中。

  中國青年報記者當天在浦東陸家嘴地區正大廣場正門口用打車軟體加價呼叫專車,未能如願。沒想到在這家商場的側面打車點,卻打到了一輛強生計程車。商場保安告訴記者,每天的高峰時間段以及雙休日、特殊天氣日,這裡都會雷打不動地“備”有強生出租汽車,“公司總部會調度車過來,保證每天有至少150輛車來這裡。”

  據悉,陸家嘴正大廣場附近,是上海一處“黑車”整治點。以往的“黃金時間”,這裡“黑車”遍地,宰客現象嚴重。本報記者曾在某個週五晚上8時30分左右,從這裡打車去陸家嘴區域的一個商場,3公里路程,被收費80元。

  “你去問問專車運營商,他們肯不肯確保我們這裡有車?”該商場保安告訴記者,自從強生出租汽車進駐到正大廣場,這裡的打車情況得到改善。

  同樣是在一個雨天,白領梁女士屢次被專車司機“甩單”。她用專車軟體打車20分鐘,都沒能打到一輛專車。最後一名女專車司機接上她後,朝著與目的地相反的方向“導航”而去,“這是女司機第一次開專車,完全不認識路。”梁女士告訴記者,她向來喜歡新生事物,專車軟體的出現,一度令她驚喜連連。她曾遇到過“打輛帕薩特,來輛賓士S350”的驚喜,也曾與專車司機聊得很開心。但在上次經歷專車司機“導航”偏離航向後,她決定今後“除非有30元以上補貼”,否則儘量不使用專車,“耗不起時間。”

  上海大眾出租汽車司機、55歲的張師傅告訴記者,“不認路”和“準入零門檻”是專車行業的硬傷,“只要有個車,就能上路掙錢,這樣合適嗎?”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張師傅寧可向公司繳納每月近萬元(據傳近期要調低,但一直未調整)的份兒錢,也不願意冒險跳槽單幹。

  晚上7點後乘客不接電話?你OUT了,他們是專職“護士”

  55歲的張師傅不願意跳槽,那麼年輕司機呢?

  20歲出頭、離開計程車行業去開專車的小瓊接受上海《IT時報》的採訪稱,Uber專車市場也“並不好混”。他告訴記者,自己在6月初辭職並購買了一輛比亞迪新能源車,上了滬牌,想在專車市場好好賺一筆。

  但最近幾個星期,他發現,從晚上7點開始,Uber上下單的用戶很多都不接電話。而這些所謂“客戶”,都是來替自己朋友“刷單”的。

  “刷單”就是司機沒有實際完成乘客要求的路線,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假裝”跑了一單。據悉,手握60億美元風投資金的Uber最高能給司機提供相當於車費3倍的補貼獎勵。“刷單”後,司機會將收到的錢打還給“乘客”,再根據從Uber處獲得的獎勵與乘客分成。

  有種做法被形象地稱作“扎針”——在打車軟體頁面上,叫車人所處的位置顯示為一枚圖釘,“扎針”因此得名。而幫助刷單的“假乘客”,被比喻成“護士”,Uber司機則是“病人”。

  《匯車》公眾號創始人張曉鳴介紹,“扎針”方式千奇百怪。有的刷單團隊會真的坐在Uber專車上,一行四人,各自有多個賬號,短途距離依次“上下”車,一天下來能迅速把訂單數刷上去;還有的刷單團隊有虛擬運作設備,可以不坐車刷單,只須告訴“護士”車牌號和位置,他們會自動“釘”到你,“假裝坐車”形成訂單。

  目前的刷單亂象,正令Uber失去一些忠實的粉絲。記者採訪的多名Uber用戶稱,目前已經通過打車軟體叫普通出租汽車,而不是能帶來驚喜的“專車”。

  傳統計程車公司:不降份兒錢,欲自營APP

  專車和傳統計程車的競爭,如今已達白熱化程度。雙方爭奪的目標,還是司機。這讓交慣了份兒錢的傳統計程車司機“受寵若驚”。

  在一則“轉讓上海大眾已買斷計程車”的帖子下方,Uber用超大字體的藍色廣告“叫板”——申請為Uber開車,開自己的車,自己做主。

  上海錦江出租公司陳女士在招聘網站上貼出了略帶“酸味兒”的招聘廣告。這則廣告中,成為錦江員工的好處有:上車獎勵2000元-3000元,每年都有年假,子女考取大學發獎金等。

  然而,計程車司機最關心的“核心”問題,即份兒錢卻並未涉及。計程車司機的份兒錢是司機每月上交給公司的承包運營費。但這筆費用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的,都用在了哪?卻從未公開透明過。

  有報道説,份兒錢一般被用來維持計程車公司規範化營運、給司機上保險等。2013年4月,北京市交通委新聞發言人李曉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出租汽車公司將被要求向司機和社會公示凈承包金(即從份兒錢中扣去司機所享受的崗位補貼、社會保險以及燃油補貼等之後,剩餘的承包金)的構成,“到底補貼是多少,每個司機的社保還有燃油補貼到底是多少,都要公佈。”但中國青年報記者至今未能找到相關內容的公示。

  正當專車衝擊計程車市場時,被一些人認為就快要“完蛋”了的傳統出租汽車公司站了出來。

  上海計程車行業老大、大眾交通集團率先提出了4個轉型方向——把桑塔納2000型計程車換成大眾途觀車;推出一款名為“大眾出行”的APP叫車平臺,為計程車配備免費WIFI;啟用支付寶、微信等新型的收費方式;繼續鞏固一支可靠的司機隊伍。

  份兒錢的問題依舊沒有被提及。但已有一些小公司的份兒錢出現鬆動。杭州大眾向媒體透露將下調份兒錢,降幅在10%~20%;上海錦江則放寬“單班”承包的強制要求,允許“雙班”承包,單個司機的份兒錢從每月7800元直接下調至4800元。

  對此,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秘書長王麗梅認為,這並不意味著傳統計程車公司份兒錢的調價窗口已經打開,“這不關份兒錢的事,份兒錢不是計程車公司的盈利。如果調價,更應該關注,這些公司原本提供的服務是不是縮水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