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商務部回應:降稅承諾2010年已履行完畢

  • 發佈時間:2015-06-19 07:35:00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劉映花  責任編輯:金瀟

  

  針對最近有媒體報道稱,“中國加入WTO時15年保護期在今年7月1日即將到期,屆時進口商品將因關稅減免而大幅降價,尤其是汽車等高價格商品”,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天表示,2010年1月1日,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所謂的保護期就已經基本結束了。因此,今年7月1日以後我國關稅總水準仍會保持基本平穩,不會出現個別媒體所説的因保護期到期而導致進口商品價格大幅度下降的情況。

  據沈丹陽介紹,我國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貿組織以後,于2002年1月1日起全面下調關稅,分10年逐步實施。其中,對絕大部分進口産品的降稅承諾在2005年1月1日已經執行到位;到2010年1月1日,所有産品的降稅承諾已經履行完畢。我國平均關稅總水準從入世前的15.3%降到2010年9.8%。但是,由於自貿協定的實施,有可能部分進口商品價格下降。

  就汽車而言,我國對汽車進口整車和零部件降稅承諾在2006年7月1日已經執行到位,汽車整車關稅稅率從入世前的70%到80%,降至25%,汽車零部件的關稅稅率從入世前的18%到65%,降至10%,“汽車同樣不存在大幅降稅的問題。”沈丹陽稱。

  中國對美出口依賴度創5年來新高

  商務部説:也是好事

  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我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增長7.8%,總出口的比重達到了18.8%,我國對美國的出口依賴度創下近5年的新高。

  昨天,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解釋了這一現象。他表示,這與美國經濟復蘇勢頭強勁、匯率等因素有關,並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是好事。”

  今年5月,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7.8%,對歐盟、日本、南韓出口分別有所下降,對美國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18.8%,這是2010年8月份以來的新高。沈丹陽稱,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近期美國經濟復蘇勢頭較強,市場需求有所增長。二是人民幣被動升值,導致對歐盟、日本等國家的出口競爭力受到影響。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保持穩定,相應地,對美國出口也比較穩定。而同期歐元、日元兌美元大幅貶值,導致人民幣相對歐元、日元分別升值21.1%和21.9%,對我向歐盟和日本出口形成較大壓力。

  但沈丹陽強調,對某一市場出口占比是一個相對概念,不能簡單以此作為衡量雙邊貿易依賴度的指標。中國是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中美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雙邊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合作領域很廣。

  5月實際使用外資增長7.8%

  商務部昨日公佈數據,5月份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1792家,同比下降14.0%;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73.5億元人民幣(折93.3億美元),同比增長7.8%。

  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增長。1至5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339.4億美元,同比增長23.5%,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63.0%。其中,金融服務業、科學研究業、綜合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增幅顯著,同比分別增長475.7%、132.5%和34.7%。

  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165.7億美元,同比下降5.0%,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30.8%。

  日本對華投資17.8億美元,同比下降9.4%;美國對華投資9.7億美元,同比下降32.6%。同期,歐盟28國對華投資33.1億美元,同比增長23.2%;東盟對華投資26.3億美元,同比增長3.6%。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