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滴滴快的殺入代駕市場 監管真空標準欠缺

  • 發佈時間:2015-04-09 15: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時習

  央廣網北京4月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4月7號,滴滴、快的宣佈,原快的打車副總裁付強將出任新集團代駕事業部總經理,全面負責即將上線的代駕業務。這也是滴滴、快的合併之後第一次對外正式公佈的重要人事任命。

  實際上,代駕、特別是酒後代駕大家應該並不陌生了——傳統的模式往往就是一個代駕老闆招上幾個司機,然後就跟幾個酒店談好關係,跟酒店服務員説,有人叫酒後代駕就打這個電話,然後代駕司機在收取費用後就會開車將僱主送回目的地。而最近幾年,以e代駕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公司開始開疆辟土。此番滴滴、快的的殺入,會給代駕行業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我們來聽中央臺記者莊勝春的報道。

  代駕,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但是代駕軟體,大家用過嗎?昨天下午,記者在朋友圈發佈資訊:誰用過代駕軟體吱一聲?很快,不少朋友吱了聲。有朋友笑稱,經常開車出去喝酒的人露餡了。有朋友很文藝地説,自己有一天淩晨喝多了酒,朋友叫來代駕,在昏黃的路燈下,一個踩著電動滑板車的師傅很快來了,她感到一絲代駕師傅的辛酸。那麼,代駕軟體到底怎麼用?程小姐是當下國內主流軟體e代駕的用戶。

  程小姐:在點擊這個APP進去之後,上面就會顯示“我要司機”和“代叫司機”,就會出現司機的頭像還有他的星級評定。按下“我要司機”之後,一般很快5分鐘,就會有司機響應這個單,會很快的打過來電話,我們兩個人在指定的位置去見面,這些司機都會騎一個電動的滑板車,在上車的時候他們會把滑板車放到車的後備廂裏面去。支付方面,他們以固定的金額結算,基本上都是以現金的方式進行結算。

  類似打車軟體,代駕軟體實現了資源的再分配,因為其用戶評分體系,不少用戶對於這項服務也都有著積極的評價。一般來説,代駕平臺會從代駕費用中抽取20%的服務費。去年10月,曾經嘗試代駕業務的58同城決定以1.2億人民幣投資e代駕;如今,滴滴快的又殺將進來,可見這個行業的潛力。有統計數據顯示,以南韓為例,5000萬人口的南韓目前註冊的代駕司機超過30萬人,每年所創造的産值超過1500億元人民幣。相比而言,中國汽車擁有量已經超過1.3億,但代駕司機僅在10萬左右,市場還遠未飽和。快的公關葉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有關滴滴快的代駕業務的産品細節、上線時間等問題,現在還無法對外發佈,但是大量的司機和用戶資源將成為他們擴張的利器,他們除了內部招募,還將面向包括滴滴快的用戶在內的社會公眾招募代駕司機。

  葉耘:滴滴和快的上面計程車和專車司機是熟悉移動互聯網的專業司機,分佈在全國300多個城市裏,快的的計程車的司機現在有135萬,滴滴也在100多萬,專車這塊兒兩家基本上現在各有十多萬。他們知道服務不好,評分會影響收入,像這些不需要重新教育。另一方面,兩個平臺現在加起來將近2億的用戶。

  新來的巨頭虎視眈眈,行業的開拓者將如何接招?2011年10月,e代駕成立,開創了現在的網際網路代駕模式,要論年齡,他比滴滴快的還要年長一些。據其宣稱,他在整個代駕市場已經佔據90%的份額。e代駕市場部負責人張東鵬昨晚向記者透露,現在e代駕已在全國150多個城市開展業務,共招募有近8萬名代駕司機。滴滴快的來襲,張東鵬這樣表態:

  張東鵬:這是個好事,只有大家都進來了,才能讓更多人去了解、去知道這個市場。要不自己老説代駕好,還是會有很多人不了解代駕是什麼。

  張東鵬説,據e代駕後臺數據顯示,現在中國90%的訂單發生在晚間,酒後代駕仍是主流,但實際上,汽車保養、接送機,甚至白領下班因為疲勞想放鬆放鬆,都是國外代駕市場的重要需求所在,行業空間廣闊。

  説到代駕,除了便利性,人們最擔心的還是安全問題。代駕司機駕車技術是否過硬?一旦代駕開車出了事兒該怎麼處理?代駕的收費是否有相關的標準?行業監管又是否存在空白地帶?

  據e代駕市場部負責人張東鵬介紹,他們對於代駕司機有著嚴格的準入門檻。

  張東鵬:面試可能是全國最高標準的面試了,首先有幾個硬性要求。必須有5年以上駕齡,持有本地駕照,有一個網上測試,會有上百道題,包括各方面跟開車、代駕相關的,我們會優先選擇一些考分高的師傅,進行面試。下一步就是路考,要考一遍自動擋,還有要考一遍手動擋,考試的考官由專業的駕校的人員帶著他去。都通過之後才有可能拿到我們的工作證、工作服,上崗入職。

  代駕軟體用戶程小姐對於現在代駕軟體的服務有讚許,也有擔憂。

  程小姐:昨天晚上我叫的代駕,當時在開車到一個小路口的時候他就挺謹慎的。問我説這個地方允不允許左轉,他説如果有違章記錄出現在他代駕的時間段,他的公司也會追究他們的相應的責任。我覺得有待提高的,首先司機基本技能上來説,他們很多對於北京的路況也不是非常的熟悉,駕車的安全技能只能通過他們自己説,假如在坐車途中出現了一些交通事故,有沒有保險我們也並不清楚。

  據了解,e代駕是現在市場上不多的為代駕司機購買了代駕責任險的公司,e代駕市場部負責人張東鵬:

  張東鵬:現在有高額保險,但是真正出了問題,還是先由警察過來判定,責任到底是誰的。如果真是代駕司機的責任,公司這邊一管到底。

  記者:一管到底有最高限額嗎?

  張東鵬:200萬吧。

  快的公關葉耘也表示,司機的資質審核和保險是必須的保證。但實際上,目前代駕行業仍處於監管“真空”狀態,有關法律法規中對運管、交警和物價部門各自監管職責劃分不明確,而代駕司機又多為兼職,代駕公司也不能完全約束他們。張東鵬透露,他們正在和有關部門積極接觸,希望推進行業標準的出臺。

  張東鵬:我們也在努力推進,現在整個代駕行業,基本上所有公司標準全是照著e代駕做的,我們旨在不斷的在提升自己的標準服務化。我相信肯定是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個規則出來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