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影院被指透漏瞞報票房 30多億票房差額去哪兒了?

  • 發佈時間:2015-02-13 08:21:05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范輝  責任編輯:時習

  去年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票房收入296.39億元 但業內人士則認為至少330億元——

  保守估計,電腦售票系統統計的全國電影票房比市場真實數據“縮水”10%左右

  根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統計數據,2014年全國電影總票房296.39億元,同比增長36.15%,距離300億隻有一步之遙。但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考慮到院線中的“縮水”票房,實際上中國去年的票房至少在330億元左右。保守估計,電腦售票系統統計的全國電影票房比市場真實數據“縮水”達10%左右。

  電影盜版的中國式“升級”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目前的電影行業面臨著新一輪的“盜版問題”。比起光碟沿街叫賣、視頻網上流傳這類“傳統”的電影盜版,影院偷漏瞞報票房給電影製片和發行方帶來的損失,更加難以估量。10%只是業界的保守估計,光線影業總裁王長田就曾直言,2013年中國電影至少有50多億票房被“偷”。

  業內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較之傳統盜版的“明火執仗”,票房“盜版”的操作手段更為多樣和隱蔽。除了票根與播放影片不符,觀眾買甲片的票實際上看乙片,還有影院使用手寫票、油印票、文藝演出票等非售票系統出票。這些票房都不會計入到電腦售票系統中。

  此外,還有一些更為隱蔽的“盜版”手段,例如“團體包場”不出票,“包場”收入不計入票房,而是落入影院的腰包;或者出票後在售票系統內手動“退票”,觀眾明明就坐在影廳裏觀影,票房統計中卻是“退票”;或者在“套餐”中做文章,把本應計入票房收入的款項挪作“套餐”中搭配的飲料、小吃、贈品的收入,影院中飽私囊;此外還有贈票、團購票、VIP票、會員票等等;還有一些影院甚至安裝了多套電腦售票系統,將偷漏瞞報行為從“手動操作”升級到“系統操作”。

  片方雇人監察院線

  儘管2005年原廣電總局就出臺了《電影院電腦票務管理系統軟體技術規範》,2013年又發佈了《電影院票務管理系統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隨後又發佈了《關於加強電影市場管理規範電影票務系統使用的通知》,但影院偷漏瞞報票房現象一直也沒有解決。

  “直接受害方”——片方和發行方,只能用“糾察隊”的“土辦法”來應對“升級版”盜版。據北青報記者了解,有一定實力的片方和發行方會安排專人進行市場監察,用“蹲點”和“抽查”的方式對影院售票進行監督。業內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僅中影集團的監票人員就多達1000人左右,華夏電影發行公司也有超過800人的“監票”隊伍。北青報記者還了解到,目前,監票人員的費用大約是每人每天80至100元,對於片方和發行方來説,這是一筆不菲的“額外費用”,中小成本影片根本無法承受;而對監票人員來説,這樣的收入又相對“微薄”,使得他們很容易被影院“收買”,監票效果並不理想。

  除了偷走票房還偷走大數據

  儘管數額驚人,但影院偷漏瞞報票房,給中國電影産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並不僅僅是一年10%或是50億的經濟損失,從更長遠來看,這直接影響到中國電影産業未來的發展走向。

  隨著全球進入大數據時代,電影産業也越來越重視數據統計,尤其是2013年以來,,一系列國産類型化影片的成功,使得研究觀眾和市場需求對中國電影産業發展壯大的重要性日漸凸顯。而要了解和研究觀眾和市場需求,票房數據是最重要的資訊來源,它不僅是對影片收入的統計,更能夠直觀地分析觀影人群的構成、分佈、傾向性和地域特徵。

  中國電影只有真正進入“數據分析”時代,才能擺脫“作坊生産”、“靠天吃飯”的初級階段,真正實現有據可查、有的放矢、有規律可循的有序生産,真正實現類型化和市場細分。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未來形成能夠與好萊塢相抗衡的真正的“電影産業”,而不是像如今僅僅依靠“人口優勢”帶來的初級市場優勢。文/本報記者 范輝

  財經觀察

  “灰色空間”催生“灰色繁榮”

  中國電影實現“膠轉數”,引發了影院和銀幕數井噴式增長,2014年,中國銀幕數突破2萬塊,相當於美國的一半,是日本和南韓總量的4倍。正是銀幕數的激增,使得票房過億對中國電影來説越來越成為家常便飯,也帶來了中國電影票房舉世矚目的增長和規模。

  然而一切“井噴”式的發展背後,都不可避免地會帶來盲目擴張、無序發展甚至重復建設,影院的發展也是如此。目前絕大多數院線,都是排名靠前的10%的影院,帶來了超過80%的收入,而排名靠後的一半的影院,都是慘澹經營甚至負債纍纍。

  影院和院線“虛假繁榮”的後果,在2014年初現端倪,一些大的院線已經開始對旗下影院進行優化整頓,而一些大型民營電影産業集團在影院發展上的“審慎”甚至是“收縮”,更是有目共睹。

  但是,由於有偷漏瞞報票房帶來的灰色利潤空間,在2014年,影院發展仍然呈現出一種不正常的“灰色繁榮”,仍有大量資本進入影院和院線,由此形成影院的“發展怪圈”。長期來看,票房數據的不準確、不健康很可能影響整個電影的生態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