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消費體驗 > 正文

字號:  

中國大媽金市收手 去年金飾需求同比降33%

  • 發佈時間:2015-02-13 09:2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謝淩宇

  黃金價格在十年牛市之後,2013年大跌2014年漸漸企穩。2013年二季度,國際金價站在1400美元/盎司時,中國大媽大舉入市成為當時華爾街最大新聞。隨著金價當年跌破1200美元,中國大媽冷靜下來。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的金飾需求同比下降33%。

  而在這一年,無論是黃金ETF的機構投資者,還是央行,都與大媽們反向操作:一個大幅放緩減持,一個成為需求的最大增長極。

  全球經濟弱復蘇、烏克蘭局勢、各國央行放水……2014年這些因素輪番為大跌之後的金價托底,但黃金交易依然詭譎多變。世界黃金協會最新發佈的2014年全年《黃金需求趨勢報告》數據顯示,全球黃金市場已告別2013年的極端情況,回歸平穩。2014年全年黃金總需求為3924噸,同比下降4%。其中,2014年11月,金價創下了階段性低點1130美元後,黃金交易隨著金價拉升買方增多。第四季度,全球黃金需求為987噸,同比上漲6%,年度需求強勁收尾。

  全球黃金需求主要來自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央行購金。2013年曾經一鳴驚人的中國大媽在2014年變得異常謹慎。統計顯示,2014年,中國的金飾需求同比下降33%;中國黃金需求886.09噸,同比下降24.68%。

  2013年,中國黃金需求以1066噸的總量,首次超過印度成為全球第一大黃金消費市場,2014年中國險些失去頭把交椅。印度作為全球兩大黃金市場之一,去年金飾需求增長8%至662噸,成為世界黃金協會有記錄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年。

  投資需求一直是影響金價的最重要因素之一。2014年,全球投資需求從2013年的885噸上漲至2014年的905噸,同比增長2%。黃金ETF減持大幅放緩也是金價企穩重要原因,ETF減持量從2013年的880噸降低至2014年的159噸。

  各國央行在2014年繼續將黃金視為一種儲備資産。2014年,各國央行輪番推動貨幣貶值,而買入黃金抵禦通脹。2014年,全球央行全年需求上漲17%至477噸,其中2014年第四季度尤為突出,同比上漲40%至119噸。這也是各國央行連續第16個季度以及連續第5年成為黃金凈買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