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打車軟體雙12斗法 滴滴靠“打到車”一騎絕塵?

  • 發佈時間:2014-12-16 14:26:39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臧允浩  責任編輯:時習

  電商大節“雙12”,真正的戰場在哪?滴滴打車、快的打車的血拼大戰!

  12月12日,快的打車推出“免起步價”活動,側重乘客端補貼。而滴滴打車則主打“有求必應”,為保障消費者能在當天打到車,加大了在司機端的補貼,以提高司機搶單熱情。

  “這是兩個公司的商業發展的分水嶺之作。快的堅持提高叫單數,而滴滴強調讓乘客打到車,誰擊中了用戶?結果説明瞭一切。”一位業內專家如是表示。

  實際上,事後已有消費者在總結“雙十二”打車軟體的使用體驗:“雙12早晨,好多同事議論最多的是快的免費,但還沒到中午,已很少有人再提快的,而是只有滴滴了。快的能打到車的幾率也就十之二三,而滴滴則是十之八九,身邊很少有用滴滴的朋友打不到車。”

  “雙12”打車遭遇大不同

  12月12日一早,快的打車便聯合支付寶宣佈,乘客當天無論用何種方式叫到計程車,只要使用支付寶錢包線上支付,就可免去起步價,每人兩次機會。

  如果車費恰好就是當地的起步價,乘客需要從自己的支付寶錢包付款1分錢,“這是象徵性的支付,幾乎就是不花錢打車。”快的公司認為,對很多短途出行的上班族來説,12月12日當天可以不掏腰包免費上下班了。

  作為應對,雙“12”當天,滴滴打車則是發起“滴滴打車、有求必應”活動:乘客使用滴滴打車叫單若沒有司機接單,並且等待時間超過1分鐘,滴滴將送一張不低於8元的計程車券。同時,滴滴主打對司機的獎勵,“第一單就獎勵50元,隨後的2單有20元到30元不等。”這無疑意味著滴滴用戶更容易打到車。

  據中國江蘇網報道,快的免起步價的活動雖然對乘客來説更有誘惑力,但司機普遍表示“其實我更願意接到滴滴的單子”。

  相比之下,網路上對於快的打車的詬病卻頗多。

  微網志名為“羅蜜歐與豬一夜”的用戶稱,“雙12晚上,用快的打車,對方司機接單,但打對方電話不是關機,就是通話中,再或者讓你走到指定地點上車,還有司機説太遠不來了,結果系統提示我爽約……感謝快的打車讓我在上海寒夜中吹了1個多小時冷風”。

  名為“又逃了條又逃了條魚”的微網志用戶也在“雙12”當天表示,“上海根本用不了快的的節奏,除了去浦東機場一秒搶,其他單就是怎麼都不會接的。”

  “早晨,好多同事議論最多的是快的免費,但還沒到中午,已很少有人再提快的,而是只有滴滴了。快的能打到車的幾率也就十之二三,而滴滴則是十之八九,身邊很少有用滴滴的朋友打不到車”,有網友對“雙十二”打車軟體補貼競賽如是評價。

  為什麼滴滴在這場戰役中,敢賭“打不車就補償“斕納稱�12當天已破1000萬訂單,而從以往滴滴公佈的市場佔有率來看,滴滴是要遠高於快的的,但即便兩家訂單持平,那按滴滴打車每單補償10元左右的價格計算,起碼要補償用戶1億元。這不僅是錢的事情,更是滴滴品牌的慘敗。顯然,滴滴的口號,有備而來。

  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從雙方聲稱的內容及用戶反映來看,滴滴更傾向於花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這種做法不僅獲得了司機的好感,從用戶的反應看,滴滴確實做到了有求必應,而快的則花了錢還討不到好”。

  潮退了才知誰在裸泳

  對於打車軟體而言,2014年是名副其實的“戰爭年代”。滴滴打車、快的打車之間的市場競賽愈演愈烈,一刻不曾停息,而在看似不相上下的燒錢大戰下,勝利的天平已經起了微妙的變化。

  今年年初,快的和滴滴的燒錢大戰可謂異常激烈。1月,滴滴打車宣佈每單微信支付乘客返現10月,司機補貼10元的活動;不甘示弱的快的打車也宣佈每單支付寶支付將立減乘客車費10元、獎勵司機10元。在隨後的三個多月中,雙方對補貼都做了不同的調整,但無疑例外的都是補貼戰、價格戰。

  今年5月17日,快的和滴滴打車同時宣佈,將停止對計程車司機和乘客的補貼。對於許多司機用戶與乘客用戶來講,都有可能離場而去。有誰會留下來,有誰會重新回來,才是根本。

  而對滴滴、快的來講,退潮了,看一看誰在裸泳?

  其實,這場補貼大戰,已教育了用戶,用打車軟體的益處。而要使用戶選擇使用,關鍵看“好用”。

  從去年年底以來,滴滴打車引入微信支付,可以瞬間實現車費的支付,無論對於司機還是乘客都是一個極大的便利。這種快捷方便的微信支付方式目前已得到不少用戶的認可。幾乎可以認為,滴滴用戶回來,第一勝招即於此。

  與此同時,滴滴打車已經將更多目光放在用戶體驗上,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如開發出捎話、願等、載客模式等功能,目標只有一個:提高用戶的使用滴滴的便捷性,方便用戶更多地打到車。

  這場看不見的戰爭,其實才是真正的戰爭,僅僅是幾個月時間,滴滴打車其實已經極大地拉大了與競爭對手之間的距離。

  從一定層面上講,裸泳者已經出來。

  一場有備而來的戰爭

  而滴滴與快的第三場戰爭,看起來是在“雙12”,但這場戰爭的前期準備,則在前幾個月就已鋪墊。

  今年8月,滴滴在司機客戶端悄悄上線了一個“滴米”系統。這個功能看起來非常簡單,就是在司機搶單過程中,會根據“好單”、“壞單”而獲得或消耗滴米。實際上,滴米系統實際上卻具有非常重要的計程車“調度室”功能。

  在中國,每一位乘客都會有被拒載的體驗。因為對於司機而言,背負著沉重的“份子錢”,多拉好活,是“存活”的根本。因此,選擇性拉好活,成為必然。而在滴滴等打車軟體出現後,這一現象不僅沒有緩解,反而變得益發嚴重。

  而有了滴米以後,這一狀況得到悄悄而來的極大改變。

  比如,過去,如果下午6點從海淀橋去建國門,司機們普遍會拒載,即使使用滴滴打車,也不會有司機接應——它反而加重了用戶的打車難。但有了滴滴後就不一樣了。司機接單的話,滴米系統會根據“難單”系數,給予司機滴米獎勵。而司機獲得滴米獎勵後,如果遇到需要打車到機場的單子,這是司機普遍會搶的“好單”,會有幾個司機搶單,滴米系統則會根據司機手中滴米的多少來確定接單人。

  這一做法,以滴米的“無形之手”,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計程車行業的拒載難題。而對乘客來講,打車難的問題得到了最大限度地緩解。這一變革,最終的結果,就是將比拼叫單數轉移為比拼叫單成功率。

  據業內專家分析認為,這場戰爭還沒有開始,或許就已經結束,勝者是誰,不言自明。甚至有人認為,滴米系統,很有可能未來會獲得中國網際網路科技發明大獎。

  而據滴滴公司介紹,為這套系統,滴滴大數據起到了關鍵作用。而滴滴公司上百名工程師投入開發,其成功開發,也代表了滴滴的技術能力,已處於世界最尖端水準。

  或許,這就是“雙12”滴滴、快的大戰,雙方輸贏背後的商業邏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