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南韓易買得折戟中國市場 天津5門店將撤場清貨

  • 發佈時間:2014-12-12 07: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孫衛濤  責任編輯:時習

  在堅持了近10年之後,外資超市南韓易買得終於堅持不住了。

  12月11日,易買得宣佈天津5家門店將全部撤場清貨。據記者了解,目前天津5家易買得超市的商戶已經低價打折銷售部分商品,以吸引附近的消費者搶購低價商品,有的已經打包撤架準備撤離超市,導致部分貨架出現空架。

  “這預示著大賣場全國性的大衰退。”昨日(12月11日),零售專家劉暉對記者表示,“在一系列小店、電商的衝擊下,大賣場被衝擊得最厲害,租金上升、人工高漲和營業額下降是大賣場撤資關店的主要原因。”

  天津5家門店撤場/

  易買得超市是南韓新世界集團旗下的大型綜合超市,其最大的特點是“百貨超市”的經營業態,即所經營的商品除了傳統綜合超市經營的商品外,還增加了化粧品、服裝等百貨商場中的商品。

  2005年11月,易買得正式進駐天津,分別開設了奧城店、梅江店、光華橋店、紅橋店和塘沽店5家門店。在經營近10年之後,易買得在天津不得不面臨關閉的境況。

  記者看到,天津易買得超市發佈的公告顯示,因賣場調整有計劃終止營業,凡持有購物卡的顧客可繼續在賣場消費,凡未消費餘額可辦退卡。

  昨日,記者致電天津易買得超市有限公司塘沽分店,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説,其實塘沽分店早在今年4月就已停止營業。

  據了解,目前天津5家易買得超市的商戶已經低價打折銷售部分商品,以吸引附近的消費者搶購低價商品,有的已經打包撤架準備撤離超市,導致部分貨架出現空架。

  易買得進入中國之時,其母公司新世界集團曾表示,到2014年,易買得在華門店要達到100家,進入中國超市排名前五強。但事與願違,到2011年底,總共開出27家門店,平均每半年才開出一家門店,這與同為外資零售企業的沃爾瑪和家樂福動輒上百家門店相比,差距頗大。

  據業內人士透露,易買得目前正在與新東家進行最後的接洽,如果不能被收購,將面臨關門的命運。

  門店幾乎都在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易買得目前在中國擁有15家大賣場,除了天津5家之外,上海還有8家,無錫1家和昆山1家。

  “但是這些門店幾乎都處於虧損狀態,主要原因是租賃物業,而現在租金特別貴,銷售額又不高,所以導致門店的品質都不高,大多數企業持觀望態度,並沒太多人想買。”上述人士説。

  “其實不光天津,包括上海在內,自去年10月起易買得就一直在尋求出售。”昨日,一位零售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去年易買得就曾跟其進行過接洽。

  此外,上海九百(600838,SH)日前發佈公告稱,將放棄對上海易買得超市有限公司增資權利,並轉讓所持上海易買得0.79%股份。上海九百表示,上海易買得經營10多年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股份轉讓是為了最大限度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合法權益,合理降低和避免本公司在該股權投資上的損失。由此上海九百將完全退出上海易買得,並不再持有其股權。

  資料顯示,上海九百2002年與大韓民國株式會社新世界、上海商務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上海易買得超市有限公司。

  公開資訊顯示,2011年10月,新華都以1.25億元收購寧波易買得商業有限公司、常州新世界易買得商業發展有限公司、泰州新世界商業發展有限公司、杭州易買得商業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獲得了易買得在寧波、常州、杭州和泰州開設的6家大賣場。但是這6家大賣場的品質卻並不高。2012年新華都的財報顯示,其蘇州門店及上海門店分別虧損1034萬元、1793萬元,常州3家易買得門店的虧損額高達4000萬元。隨後,新華都將這6家易買得大賣場中的4家實施關閉。

  “大賣場的模式已經在走下坡路了,除非改成購物中心,但這也很困難,因為每改一次的投資都是巨大的。”上述零售人士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