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乳業上下游“一起發財” 中國進入高價奶時代

  • 發佈時間:2014-09-05 10:25:00  來源:大洋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上半年,高奶價不僅給靠擠奶營收的上游乳企帶來福利,以原奶為原料的下游乳企也賺得盆滿缽滿。

  截至目前,乳企半年報紛紛亮相,現代牧業(01117.HK)、原生態牧業(01431.HK)和中國聖牧(01432.HK)3家上游乳企,以及伊利股份(600887.SH)、蒙牛乳業(02319.HK)、光明乳業(600597.SH)和三元股份(600429.SH)4家下游乳企“一起發財”,共賺了47.81億元。

  因為飼料成本增長,原生態牧業方面表示:“我們能夠將部分成本增幅轉嫁給(下游)客戶。”而處於下游的伊利股份方面則將利潤增長主要歸於“産品結構持續升級、去年下半年産品售價調整”。

  一位資深乳業專家向本報記者分析稱,“原料奶成本在終端産品價格中的佔比只為一半左右,其他還包括包裝、行銷、人工等其他因素。”比如,蒙牛特侖蘇有機純牛奶6元多一盒(250毫升),該款産品的原奶採購均價為4~5元/公斤,一公斤原奶可以生産四盒,每盒的原奶成本僅為1元多,不會超過2元。

  隨著原奶價格今年上半年出現拐點,伊利、蒙牛等下游乳企開始囤貨備戰,根據半年報披露的數據,截至6月30日,伊利的存貨為50.9億元,較年初增長38.2%;蒙牛存貨為44.6億元,與年初相比增長72.9%。

  上下游齊賺

  事實上,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奶荒”福利已經不再那麼豐厚,繼去年12月國內生鮮乳均價漲到4.7元/公斤後,今年2月份以來已經出現拐點,中國奶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産省(區)生鮮乳均價“破4”後,8月份第2周已經跌至3.95元/公斤。不過相比紐西蘭方面目前的2.74元/公斤,國內目前奶價仍處於較高水準。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日前表示,奶源缺、奶價高將是困擾我國乳業發展的根本問題,短期內很難得到徹底解決,“我國已經進入世界高奶價行列”。

  作為靠出售原奶為主要收入的上游乳企,顯然希望這種局面持續下去,因為高奶價給他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半年報顯示,現代牧業上半年實現營收25.85億元,同比增長86.2%;凈利潤為5.23億元,同比增長240.6%。原奶銷售均價為5.15元/公斤,同比增長19.8%;奶牛養殖業務毛利率同比提高12.7個百分點至38.1%。“受原料奶供不應求的市場影響,公司原料奶平均售價上漲。”現代牧業方面對此解釋稱。

  此外,原生態牧業和中國聖牧上半年凈利潤分別取得150%和171.5%的同比增長,原奶業務整體毛利率均維持在47%的高水準上,同比分別提高7.8個百分點和12.9個百分點。原生態牧業方面分析稱:“未來,國內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及消費水準持續提升,以及對健康日益關注,將不斷提升對優質原料奶的需求。”

  本報記者了解到,飛鶴、蒙牛、光明和伊利是今年公司的四大客戶。其中,飛鶴和蒙牛均向原生態牧業採購優質原料奶,用於生産高端乳品。

  東方艾格乳業首席分析師陳渝昨日向本報記者分析稱:“資源約束和養殖業水準低是決定目前中國原奶價格高的主要因素,不過目前國內原奶價格處於下滑通道,這將會觸碰養殖企業的底線,謹防散戶殺牛以及大面積退出的惡果。”

  而這種擔憂早就在乳業上游得到印證,日前一位養殖企業高管對於原奶價格滑落局面稱,不可能一直跌下去,否則奶農就不幹了。

  原奶價格的波動,意味著下游乳企的原料成本壓力也有所變化。通過調整産品結構和價格調整,下游乳企也在消化國內高奶價。

  上半年,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分別實現營收272.86億元和258.3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59%和25%;凈利潤分別為22.93億元和10.4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1.93%和39.9%。

  昨日,伊利方面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稱:“目前伊利自控奶源達到95%,受到原奶價格波動的影響較小。此外,伊利花在每一包牛奶的廣告費,連續幾年都在下降。”

  蒙牛半年報顯示,如果不含雅士利,業績增長幅度為17.5%,並稱“期內公司繼續深化內部結構調整,精簡産品結構,使得資源能有效聚焦在主打産品上”。收入增幅貢獻較大的産品為特侖蘇、未來星等産品。

  此外,光明乳業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1.48%至2.09億元,增速比較亮眼;三元股份上半年也艱難實現扭虧,凈利潤為1.79億。

  應對高奶價

  去年下半年“奶荒”帶來的原奶價格走勢變化,是經濟週期性的一種表現,影響了乳業上下游。

  根據對全國14個省(區、市)300多個規模化奶牛場監測,2013年1月生鮮乳平均價格為3.75元/公斤,而到了12月份就漲到了4.7元/公斤,漲幅高達25.3%。而根據國際奶業經濟學會公佈的數據,2013年全球原奶平均價格折合人民幣為3.08元/公斤,紐西蘭平均收購價格僅為人民幣2.83元/公斤。

  對此,宋昆岡日前在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年會上表示,産品生産成本持續走高,受到國際市場影響越來越大,部分産品已經失去了競爭力。

  陳渝認為,散戶可以以“小投入、小産出”的節奏小步慢跑,但是規模化的奶牛養殖企業則只能高舉高打,這就會導致生産效率低下。“飼料價格不便宜,且懂點技術的工人又都不甘願留在養牛場,導致人力成本也很大,這都推高了原奶成本和價格。”

  不過他分析稱,今年上半年原奶價格已經出現拐點,但畢竟還處於一個較高的水準,而這將是接下來乳業長期面對的事實。“不過終端價格的調整也不是慣用手法,因為消費者不傻,國際市場的乳品也以性價比優勢填補國內市場,因此漲價空間有限。”

  隨著國內原奶價格出現拐點,伊利、蒙牛等企業的存貨明顯攀升。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伊利的存貨為50.9億元,與年初36.83億元相比增長38.2%;蒙牛存貨為44.6億元,與年初25.8億元相比增長72.9%。伊利方面昨日對此向本報記者回應稱,“原輔材料自4月份開始下降,公司提前採購一些原材料,為下半年做準備”。

  三元股份副總經理呂淑芹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應稱,公司對此採取多種措施來消化原料成本:一是研發並推出高附加值的功能産品,科學轉移部分原料奶成本;二是對老産品升級換代,提高産品性價比,良性分擔成本;三是全面提升公司整體運營水準,合理降低生産運營成本。

  隨著奶價的回落,乳企的生産積極性明顯有所提高。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乳品産量為222.9萬噸,同比增長2.21%,液體乳産量199.7萬噸,同比增長1.95%。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各月的産量數據同比均為下跌,但7月份乳製品和液體乳産量全部轉為增長,累計産量同比跌幅縮小。

  “7月份乳製品産量的增長與各乳企的促銷有一定關係,隨著乳製品消費旺季的到來,乳製品累計産量有望在1~2個月內實現增長,而全年産量也將保持增長勢頭。”中國奶業協會對此分析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