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創富方法論 > 正文

字號:  

一個農村“蘋果世家”的電商之路

  • 發佈時間:2014-12-23 17:16:15  來源:新華網  作者:朱基釵 肖正強  責任編輯:謝淩宇

  甘肅省禮縣的氣溫近日降至零下10攝氏度,鹽官鎮新合村良源果業合作社的庫房裏,卻是一番熱火朝天景象。村民們正忙著挑選、打包、裝載蘋果。

  “耶誕節快到了,訂單量是平時的一倍,每天超過2000多單,日均銷量都在2萬斤以上,銷售額超過10萬元!”在人群中指揮調度的“90後”小夥康維起告訴記者,這些都是他的淘寶網店收到的訂單。

  3月26日,康維起的淘寶店“禮縣蘋果店”正式註冊開張,短短幾個月時間,日均銷量已穩居淘寶網水果蘋果類前五名。談起創業歷程,康維起直言“不敢相信”。

  “2012年12月,我從福建泉州當兵退伍,在當地做過快遞業務,那邊發達的電子商務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説。

  康維起的家鄉禮縣是甘肅東部重要蘋果産區,平均種植海拔在1500米以上,生産週期長、晝夜溫差大,所産蘋果脆甜,品質上乘。但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農民收成受市場波動影響很大。為了擺脫“富饒的貧困”,當地政府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提出要“把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為網路裏的近在咫尺”。

  “今年年初,縣裏動員各村合作社搞電子商務,我也參加了相關培訓。我家就是賣蘋果的,我想為什麼不上網賣呢。”康維起隨後向父親提出創業想法,得到了支援。

  康家是個“蘋果世家”。上世紀七十年代,康維起的爺爺拉著架子車到街上叫賣蘋果,收入不多,但足以貼補家用。康維起的父親康永良雖然只上到小學二年級,卻憑著聰明能幹,從給外地客商搞代辦開始,自己摸爬滾打20多年,成了當地有名的蘋果老闆。如今,電子商務又為這個“蘋果世家”的事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8月底,康維起的淘寶店預售了第一筆訂單,10月份網店蘋果開始大賣,11月竟一度衝到淘寶網水果蘋果類銷量第一名。“沒想到能做這麼大。當看到近400萬元打進淘寶賬戶時,真是不服都不行了!”康永良感嘆不已。

  對比線上和線下兩種銷售模式,做了多年蘋果生意的康永良算起這樣一筆賬。“線下批發1斤毛利潤只有3毛至4毛,而線上零售毛利潤可達到2元至3元,從農民手裏的收購價也從原來的1元至2元提到2元至3元,品質好的能達到4元。我們的利潤提高了,農民收入也增加了。”

  網上蘋果的熱銷也促進當地包裝物流等産業的發展,帶動當地農民再就業。“我們庫房蘋果的挑選、包轉、裝載等工作就要40多人,都是鄰近村子的村民,他們每個月能拿到2400元到3000元。”康永良説。

  今年10月,康維起還通過電商力量為鄉親們辦了1件大好事。禮縣永坪鄉九圖村400多畝蘋果遭雹災,果面留下點點小坑,農民一年的辛苦眼看付諸東流。“我們的團隊,連續奮戰5天4夜,通過微網志微信推廣,守著電腦下單發貨。經過努力,25萬斤愛心蘋果售罄,戶均挽回損失5000元左右。”康維起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