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民生評論 > 正文

字號:  

自主品牌車企召回成常態 內功建設任重道遠

  • 發佈時間:2015-04-14 10:34:00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傅江平  責任編輯:時習

  召回年年有,今年特別多。要説今年國內車市最熱的一個話題是什麼,非“召回”莫屬,從去年就鬧得沸沸颺颺的速騰召回案,到前不久長安宣佈召回12.1萬輛汽車,“召回門”似乎奏響了2015年車市的最強音,北汽、廣汽、吉利、長城等昔日“零召回”的自主品牌車企也接連宣佈召回。

  隨著召回量日漸增長,國內眾多自主品牌也漸漸摸出了一些“門道”,正在走出一條化召回為轉機、靠品質取勝的品牌振興之路。

  自主品牌召回量大增

  根據質檢總局發佈的召回公告,2014年國內汽車召回批次超過140批,涉及汽車總量接近507萬輛,與2013年的530余萬輛相比有所回落。在此之中,一汽大眾、廣汽本田以及上海通用3大生産廠家召回汽車總量排名前三,分別達到89.78萬輛、58.24萬輛以及51.42萬輛,在整體召回數量中佔比接近40%。

  與此同時,在剛過去的2014年,自主品牌的召回數量也大幅增長。據統計,2014年共有10余個自主車企品牌實施召回,涉及車輛超過126萬輛,接近3年自主品牌召回車輛的總和。而就在幾年前,自主品牌還是“零召回”。這説明市場在成熟,消費者變得理性,召回已經不再是洪水猛獸,而是贏得品牌信譽和公信力的關鍵。

  事實上,召回對於汽車業來説是一種常態,而並非是某些人所理解的“召回的産品,品質一定很差。”業內人士表示,召回與整車産品品質關係並不是很大,只是對新發現的産品缺陷的修正,讓産品品質進一步提升。

  據介紹,儘管從2004年開始,我國就已經建立起了汽車召回制度,但直至2012年《汽車缺陷産品召回管理條例》公佈並於次年1月1日正式實施,以及“汽車三包法”出臺後,對有缺陷的汽車進行召回才得到更為嚴格的執行,而企業也才以更為開放的心態對待召回。

  因此,在很多汽車業內人士看來,主動的汽車召回對企業來説並不是一件負面的事,特別是對自主品牌來説,正説明瞭其對産品品質的自信,而提前對“將發生”的問題進行干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汽車的安全性。

  內功建設任重道遠

  最近,長安汽車官網顯示,根據《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長安汽車向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3月31日起,召回旗下10款車型,共計12.1003萬輛。公開資料顯示,自2014年4月至今1年的時間裏,長安汽車8次召回。

  如此密集的召回,讓長安汽車又走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長安汽車産品品質的技術研發和採購製造都還處於一個上升期,在成長過程,難免會出問題。而且,在某些核心零部件技術方面,包括長安在內的自主品牌基本要依靠外資的零部件企業,整車廠對這些産品的技術和品質其實很難掌控。”業內人士稱,以長安為代表的國內自主品牌車企在急速擴張的背景下,銷量快速上升,而在産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選擇儘快完成訂單的數量,致使汽車存在一些瑕疵,以致召回頻繁。

  雖然説,車企的主動召回是企業敢於直面産品品質問題,採取積極的態度進行解決,這種比較正面和積極的態度值得表揚。但是,從另外一面分析,可以看出我們的中國品牌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內功修煉依然不夠。就長安召回分析,因為廠家沒有公佈造成品質問題的具體原因,我們也就無從知曉到底是整車廠的錯,還是配套企業沒有做好品質控制。但即使是零部件企業負主要責任,整車企業相關等部門照樣難辭其咎。

  質檢總局産品缺陷管理中心專家組成員朱西産認為,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由於考慮到産品可能會召回的因素,成本會有所增加,但這卻倒逼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必須放棄以前的價格戰策略,提升自身産品品質和安全保障,發揮規模優勢,提升産品性價比。

  自主品牌頻繁召回反映的還是中國品牌一直以來存在的問題,譬如技術積澱不足、整個體系還不夠成熟等。像長安汽車這樣的企業,現在無論是産品品質還是研發實力,或者行銷水準,都已經算得上中國品牌最強之一,依然問題頻發,也印證了業內的普遍看法:即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完善現代汽車企業制度,提升産品品質,依舊是企業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