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民生評論 > 正文

字號:  

評論:“抗生素養海參”的行規還要被默認多久

  • 發佈時間:2014-09-11 10:30:00  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何勇海  責任編輯:時習

  央視日前曝光,“在渤海灣,所有養殖戶都大量使用抗生素等藥物養海參!……甚至還有人用了殺蟲劑!這樣養的海參,你還敢吃嗎?”渤海灣的海參養殖戶使用了哪些抗生素?一些大連海參養殖戶告訴央視記者,“各種海參養殖中需要的藥”,“盤尼西林鈉”、“藥氯”……而在一家海參魚苗場的門外,央視記者發現了一堆“頭孢曲松鈉”空瓶子和“強力參康1號”外包裝袋。(相關報道見今日本報7版)

  海參作為一種名貴的海産動物,價格頗為昂貴,一直被消費者當作進補佳品。然而,消費者哪想到,這種高檔産品,往往並不具備相應的高端品質:為保證海參存活率,養殖戶會大量添加抗生素;為儘快上市,養殖戶也會大量使用催生飼料;為防止其他生物與海參爭營養,養殖戶還要投殺蟲劑等藥物殺死其他生物……

  當消費者食用如此養殖的海參,健康便會面臨諸多威脅。比如抗生素,據專家介紹,消費者長期食用抗生素過量殘留的海參,會使人體腸道中的微生物平衡受到影響,且導致某些病原菌對抗生素産生耐藥性,本來有效的抗生素療效會減小甚至無效,此外還可能毒害食用者神經或其他身體器官。海參很名貴,而抗生素很廉價,當利欲熏心的養殖者大量使用抗生素牟取私利,誰為消費者的健康埋單?

  事實上,“抗生素養海參”近年時有報道。比如2011年1月,一位海産養殖老闆向媒體透露,海産養殖添加抗生素早已成默認“行規”。他説,雖有少數幾部法規對養殖業中抗生素的使用作出規定限制,但執行不力,幾無效果,“你想想,地方政府靠這個吃多少財政呢”,海産品沒問題時,海洋、水産、獸醫等部門都管,一旦發生疫情,誰也不管,都沒責任。這恐怕是“抗生素養海參”頑疾難治的根源。

  真不知“抗生素養海參”的行規,還要被默認多久?前兩天有權威報道稱,抗生素濫用已成基層醫療的待解難題,明明是可治愈的小病,卻因長期過量服用抗生素,耐藥性增加,小病最終成“致死病”、“致貧病”。也有報道説,中國每年生産約20萬噸抗生素,大概“人一半,動物一半”。根治抗生素濫用,既需從人的角度——醫療行為入手,也需從動物角度——養殖行為入手,否則將有更多抗生素進入人的食物鏈。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抗生素養海參”只是整個中國食品安全的又一縮影。如果因為缺乏相關的制度設計和專業機構,請儘快“亡羊補牢”;如果因為沒有明確界定權責而導致監管缺位,請儘快加強能力建設;如果因為養殖企業與相關部門存在難以割捨的利益分肥,就需要上級部門抽刀斬斷二者的利益鏈條,還消費者一個健康的消費環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