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十企業僅三家營收凈利雙增 乳企走出低谷還需三年

  • 發佈時間:2015-09-02 07: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錢瑜 阿茹汗  責任編輯:金瀟

  乳製品消費市場的蕭條開始顯現在企業業績報告上。截至昨日,上市乳製品企業陸續發佈了半年報告,北京商報記者通過對比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10家上市乳品企業半年報發現,去年這10家企業中7家企業保持了營收、凈利雙增長,而半年後保持這一增長態勢的企業僅剩下伊利、燕塘乳業天潤乳業3家,包括三元、貝因美等在內的4家企業則出現上述兩項指標的雙雙下滑。業內人士分析,由於行業步入深度調整期,且乳品生産價格體系整體下移,2018年之前乳製品企業業績將呈現整體增長乏力。

  乳企業績增長乏力

  由於中國每人平均飲奶量還不到發達國家的1/4,中國乳品市場正處於高速增長狀態,在此行業背景下,乳製品企業在過去幾年保持了高速增長,但是這一態勢在今年上半年出現放緩趨勢。北京商報記者整理髮現,去年一直高歌猛進的乳製品企業,今年上半年出現了業績下滑。

  例如,從2012年起光明乳業的營收和凈利增速每年均處於雙增長狀態,營收增幅接近兩成,凈利潤則每年以三成的速度增長,2014年光明乳業營收增幅達到25.13%,凈利潤增幅為39.87%。然而上半年光明乳業僅實現1.91%的營收同比增長,其凈利潤更是出現了3.95%的同比下滑。出現業績反轉的企業還有現代牧業、西部牧業、合生元等。

  除了上述企業外,一些去年就已開始遭遇業績下滑的乳企,上半年更是未能逃脫繼續惡化的命運。貝因美剛剛發佈的半年報顯示,2015年上半年貝因美營收17.73億元,同比下降26.3%;凈利潤虧損1.02億元,同比下滑195.51%;相比去年營收下滑17%、凈利潤下滑90.43%,下降幅度進一步擴大。

  對於業績的惡化,上述企業將原因普遍歸納為國內宏觀經濟增長放緩、乳品消費不振、乳品市場競爭激烈。

  奶粉業務拖累業績

  北京商報記者對比上述10家企業發現,營收、凈利仍然同比增長的3家企業分別是以液態奶生産為主的伊利、天潤乳業和燕塘乳業,而業績下滑較為明顯的企業,其主營業務板塊為奶粉,例如貝因美、合生元等。例如,今年上半年合生元錄得營收和凈利潤10.33%和34.36%的下滑,而2011年以來這在合生元的財報上是從未發生過的,去年其營收增長3.7%,凈利潤增幅為17.1%。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今年上半年由於外資奶粉價格不斷下降且市場競爭加大,國內乳粉企業承受壓力加大。合生元在其財報中表示,由於市場競爭激烈,針對原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系列主動展開了降價促銷,這一定程度上為營收和凈利潤帶來了壓力。而仍處於虧損的貝因美則表示,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競爭激烈導致該公司産品銷量下降,致使上半年營收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相對於奶粉業務承受的壓力,酸奶和乳酸菌飲料正在成為乳企營收功臣。蒙牛在財報中表示,上半年收入為55.7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6%;伊利常溫酸奶安慕希的銷售額也增長了9.8倍;同樣收穫營收、凈利潤雙增長的燕塘乳業也表示,上半年該公司來自乳酸菌飲料的營收達到了1.405億元,總收入佔比已從去年的28.6%達到30.4%。行業專家分析表示,企業財務數據表明,酸奶和乳酸菌飲料類産品在上半年表現出優於奶粉的增長活力,因此企業如何做整體業務結構的調整,尋找新利潤增長點成為了企業們的新課題。

  行業進入發展低谷期

  在乳業專家宋亮看來,上半年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産能過剩、産品價格體系下移、高端奶粉支撐因素變薄弱以及消費外移的影響,出現了整體消費的疲軟,再加之企業在整體環境不佳時又要保證渠道的高毛利,因此其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而相對於奶粉市場的蕭條,酸奶、乳酸菌飲料等功能性産品則保持了30%以上的增幅,這也為企業提供了可調整産品結構的機會。

  宋亮進而表示,雖然乳製品市場細分品類有降有升,但是從整體消費市場看,上半年表現不盡如人意,造成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宏觀消費疲軟造成乳品消費的不振;其次,由於2013年國內市場經歷了嚴重奶荒,因此消費者購買選擇轉移至其他産品,可替代産品的涌現消耗了乳品市場的消費量;第三,2014年國際原料奶價格出現暴跌,導致企業産能過剩、庫存增加,今年企業不得不降價促銷;最後,進口乳製成品的增加分食了需求量,以UHT奶為例,今年預計整體進口量可達40萬噸,而在兩年前該公司的進口量僅為10萬噸左右。

  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下半年上述4個原因仍會存在,因此乳企2015年整體業績不會樂觀,且這一形勢會延續至2018年,國內乳製品行業也將由此進入發展低谷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