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白酒業新塑化劑危機?茅臺等品牌登品質黑榜

  • 發佈時間:2015-02-09 08:20: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馬駿昊  責任編輯:時習

  檢測方法爭議下茅臺等品牌登品質黑榜

  甜蜜素 白酒業的新塑化劑危機?

  白酒業尚未走出塑化劑風波,一份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日前公佈的抽檢不合格名單又使得“甜蜜素”成為這個行業的危機關鍵詞。這份名單顯示,近300款白酒産品出現各種品質問題,其中茅臺旗下子公司品牌和皇臺酒業等諸多酒企産品曝出的不合格項目一致地栽在了添加劑甜蜜素上。行業內人士表示,白酒業“重行銷、輕産品”的生存理念下,技術標準空白是該行業陷入當前添加劑危機的重要原因。

  名酒品牌登品質黑榜

  在近300款查出不合格項目的白酒中,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業有限公司2010年1月31日生産的“錦繡東方酒”不合格項目為“環已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茅臺保健酒公司方面昨日回應記者稱,上述涉事酒是出了很久的老酒,“且錦繡東方品牌有很多款産品,僅從現在的資訊上不能判定是哪一款,還需再核對一下”。茅臺另強調稱,該公司在基酒檢測上把關還是比較嚴格的,而且醬香型酒應該不存在甜蜜素。

  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3月4日,公示的惟一股東是“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栽在甜蜜素指標上的酒企並不在少數,其中就包括甘肅皇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皇臺本色酒(本色6#窖藏)、吉林省吉盛涌鑫釀酒有限公司生産的老北京二鍋頭酒。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介紹,本次專項抽檢不合格率達9.26%,其中酒精度檢出不合格樣品佔抽檢樣品總數的4.4%,其次是甜蜜素等甜味劑,佔抽檢樣品總數的3.6%。

  “甜蜜素添加”之辯

  “根據相關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和白酒産品標準規定,白酒中不允許添加甜味劑,甜蜜素、糖精鈉和安賽蜜是人工生産的甜味劑。”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其通報中稱。事實上,對於這一指標在白酒中的使用,業內尚存爭議。早在2004年就曾有觀點稱,食品中甜蜜素的測定不適用於白酒,其中一項原因是白酒生産原料、工藝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在中間環節生成類甜蜜素物質,以致誤判。另有酒企負責人稱,向白酒中添加一定量甜蜜素可以改善口感,“只要保證在安全範圍內”。

  然而,反對者的擔心則主要是“超標”可能會對身體的危害。有公開資料稱,如果經常食用甜蜜素超標的食品,會危害人體的肝臟及神經系統。

  對於這一次查出白酒甜味劑不合格的原因,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解釋,可能是生産企業為降低成本,同時增加産品的口感,在産品中添加甜蜜素、糖精鈉、安賽蜜等甜味劑來調節口感,也可能是由於其他原輔料使用不當帶入。

  標準“空白”待補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甜蜜素添加爭議的背後,實則是白酒業自有技術標準缺失的尷尬。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介紹,目前國內還沒有針對白酒業的統一技術標準。“很多指標都還是依從食品行業統一標準,然而,白酒業的特殊性在於生産方式較為原始,現代化水準低,這就導致在例如物質指標等把控上存在不確定性,也釀成了最終執行差的後果。”蔡學飛説。

  他續稱,嚴格意義上講,國內白酒業並非完全沒標準,“部分區域有,但區域間差異很大,且並非強制。尤其白酒企業往往在當地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也造成了標準的執行、監管不強”。

  在蔡學飛看來,與國外企業主動由行業推動整體標準進化不同的是,國內白酒業頗為被動。“究其原因,在於白酒業‘重行銷、輕産品’的生存方式,酒企們更看重通過各種炒概念增強産品附加值,但其背後是否真正存在技術的不同尚不得知。”蔡學飛認為,也正是因為對産品的“輕視”,造成了現在陷入標準圍攻的境地。

  2012年的塑化劑風波曾引起白酒業不小的震動。“相比于甜蜜素,塑化劑並不是食品添加劑,它的查出引發了社會對白酒安全的質疑。然而,白酒中存在的一些物質,有的並不可怕,關鍵是限定在合適的量內。這既要求企業自律,更需要加強監管。尤其,近來食品安全問題越發敏感,出臺屬於白酒業的國標顯得格外必要。”一位白姓行業內人士表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