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伴隨著一年一度的“3·15”,我們的生活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從過去在實體商戶買到假冒偽劣商品,遭遇無良商家,到電商時代、電車時代遇到新的問題,消費者維權的範圍在不斷擴大,但是與品牌方相比,由於資訊不透明、取證難、技術壁壘等原因,消費者相對弱勢的地位仍然沒有改變。北京青年報記者就近期發生的熱點維權事件展開調查,希望在公眾消費升級的同時,人身、財産、個人資訊安全得到保護,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2月28日下午,家住黑龍江省伊春市的李先生發現,自己的滴滴App內出現了一筆廣州的非本人異地大額訂單,要求自己支付359.07元的車費。在反饋客服無果後,滴滴方面堅稱系統沒有問題,李先生仍然需要支付相關大額訂單的車費。
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遭遇這種非本人異地大額訂單情況的滴滴用戶並非李先生一人,一些用戶的企業行程被自動扣款,導致損失;一些用戶投訴無果,也無法繼續使用滴滴賬號。有業內人士爆料,李先生的賬號可能被盜,被“代叫”攔截驗證碼使用後棄號。目前,李先生的事情仍未解決。
人在東北坐,滴滴訂單從廣東發來
“2月28日下午,我接到莫名其妙的電話,是滴滴提醒我確認下車、注意安全,但我自己在家並沒有叫滴滴。打開了滴滴App,發現兩個訂單並不是我操作的,而且我本人和親朋好友都沒有在廣東的,卻出現了一筆359.07元的訂單。還有一筆沒有開始的訂單,我就立刻取消了。”李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當時自己正在黑龍江省伊春市的家中,對這筆訂單很疑惑。
李先生的滴滴App顯示,2月28日16:09,一筆滴滴訂單從廣州市地王唐宴酒樓出發至黃浦區廣州商學院,全程104.4公里,時長110分鐘,最終訂單總額359.07元。
李先生説,自己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使用滴滴App了,最後一次使用是在1月27日的山東省蓬萊市。自己當天打車至機場後,就已經回到黑龍江老家,因自己有車便再未使用滴滴,行程卡或是任何出行記錄均可以證明自己根本沒有去過廣東。
他還表示,自己的手機號碼在2018年開始使用,滴滴賬號也並非最新註冊,所以不可能是原號主誤用。
滴滴建議用戶找第三方確認賬戶安全
“我認為我的隱私已經被滴滴洩露了,所以我不應該支付這筆費用,我需要他們給我取消這筆訂單。”李先生説,當天他就聯繫了滴滴的客服,客服稱需要向上級反饋,隨後告知賬戶正常,需要繼續支付訂單。
李先生再三聯絡滴滴方面,並進行申訴,要求平臺聯繫司機調取錄音錄影,查看當天訂單狀態。不過,滴滴方面給出的反饋是:“申訴失敗,建議聯繫第三方確認賬戶安全。”客服表示,第三方軟體是與滴滴綁定的其他平臺,李先生表示,自己只綁定了微信,目前已解綁。
“滴滴沒有對我的賬號進行好的、安全的保護措施,我在非常用地發生這麼一大筆訂單,滴滴也沒有給我發驗證碼、打電話確認。”李先生表示,在這一事件中,自己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同時自己也是受害方,因此對滴滴的解決方案很不滿。
異地非本人訂單屢次發生
李先生的遭遇並非個案,調查中,還有更多用戶表示遇到了類似事件。早在一年多前,就有類似事件發生。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異地非本人訂單中,訂單均以大額為主,大多超過100元,一些達到500多元,還有一些是跨城訂單。
家住浙江杭州的唐女士也在近期連續遭遇了兩次這樣的事情。她説,第一次發現一筆廣東東莞的訂單,300多元,當時處於未支付狀態,自己投訴後,客服幫助取消了該筆訂單;不過又過了幾天,自己所在的公司“企業滴滴”的管理員在後臺發現有一筆來自廣東的180元的異常訂單,且這一訂單已經被公司賬戶直接支付,再次投訴無果。
對此,滴滴方面給出的解決方案也是“升級賬號安全等級”,不過唐女士對此並不滿意。此外,由於她將部分資金充值到了企業滴滴賬戶中,並已開具發票,因此退回剩餘部分手續繁瑣。她表示:“用完賬戶裏的錢就不再使用滴滴了。”
提醒
警惕非法“代叫”業務
非本人異地大額訂單都是來自哪呢?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李先生、唐女士等的訂單,或許來自於滴滴“代叫”業務。
目前,在包括閒魚、小紅書等平臺上,存在著大量的“滴滴代叫”廣告。這些代叫聲稱,只需要將行程的起點和終點截圖發送給他們,就可以以5折甚至更低的折扣打到滴滴快車。
滴滴代叫如何能以這麼低的折扣叫到車呢?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滴滴代叫是利用了平臺先乘車、下車後才付費的交易規則,不斷註冊新的手機號碼開通滴滴服務,在乘客下車後拒絕付費而後棄用號碼,最終將乘客支付的車費全部收入自己囊中。
北青報記者嘗試發現,代叫在接碼平臺購買一個手機號,點擊發送驗證碼,在接碼專用QQ群內,群主會發送驗證碼,其他人全部被禁言。輸入驗證碼後,即可利用該賬號在滴滴App內叫車。如需再次登錄,只需要開啟手機飛行狀態,並切換新的賬號即可。
李先生和唐女士很可能是他們的手機號碼被接碼平臺利用,登錄滴滴賬號的驗證碼被攔截,從而被“代叫”用來替他人叫車而最終拒絕支付並棄用。
可以看到,“代叫”的黑産模式至今已有3年。不過至今,這一模式依然大行其道,不少用戶也因被黑産傷及而影響到自己的隱私和財産安全,滴滴則至今仍未給出他們一個答案。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