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漲價或為保障酒店管理方利益

  • 發佈時間:2016-04-27 07:00:06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歐志葵  責任編輯:金瀟

  財富熱線

  5月起,廣州多家高星級酒店將上調價格!26日,記者從廣州凱悅、喜來登、希爾頓等部分國際連鎖酒店證實,5月這些高星級酒店住房費用將加收6.9%,理由是5月起我國將實施“營改增”改革,對酒店的稅收費率從營業稅變更為增值稅。有相關酒店人士稱,加收的6.9%並不計入酒店的利潤或營收裏,而是“代政府徵收”。另有部分廣州本土酒店表示,目前尚無調整計劃,要視市場情況再定。

  有稅務專家認為,“營改增”後酒店的實際稅負只減不增,酒店業以此為由漲價不合理,對消費者有誤導作用。業內人士指出,部分國際品牌連鎖酒店以“營改增”為由提價,實則是為了保障管理公司自身利益,而罔顧消費者和酒店業主利益。

  最新進展

  廣州部分本土星級酒店暫不跟進漲價

  “從5月起,我們酒店將向客人加收6.9%費用,但這只是政府相關部門收,並非落入酒店腰包裏。”4月26日,廣州一家外資品牌高星級酒店有關人士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解釋稱,“5月起我國實施‘營改增’,將增收6%稅費,酒店只是代政府徵收。我們房價不會調整,服務費也仍是15%。”

  上述人士稱,該酒店5月將推出很多促銷活動如住房優惠套餐,消費者或將不會受多徵收的6.9%而覺得房價變貴。

  另一家國際酒店凱悅集團客服人員同樣證實,下個月酒店附加費用將加收6%。

  喜達屋集團旗下的粵海喜來登酒店則在官網上明示:從2016年5月1日起,增值稅(VAT)將在中國實施,房費及其他酒店服務費均將徵收增值稅。

  隨後,記者登錄洲際集團中國官網嘗試訂房。當記者輸入4月29日晚入住廣州富力空港假日店時,在包含早餐的房價裏,稅費為26.90元,服務費53.80元;當輸入5月13日入住時,稅費變為35.05元,服務費為76.20元。兩項費用加起來,5月週末房比4月週末房的增加近四成。

  中國大酒店訂房部亦表示,“除住宿外,在酒店裏的其他餐飲、SPA服務等都要加收增值稅費用。具體是不是都加收6.9%,還要看酒店的具體政策。”中國大酒店訂房部工作人員還表示,即使是常客也無法免除這項費用。

  據悉,下個月,廣州大部分知名外資酒店管理集團旗下品牌全部漲價,其中包括萬豪酒店管理集團、洲際酒店管理集團、喜達屋酒店管理集團、希爾頓酒店集團、凱悅酒店集團、香格里拉酒店集團、四季酒店集團、雅高酒店集團、朗廷酒店集團、文華東方酒店集團、日航飯店國際連鎖等。

  廣州部分本土星級酒店則持觀望態度。4月26日,記者電話聯繫花園酒店、白天鵝酒店、廣州涵天酒店等,他們均表示,迄今為止尚未收到調整價格的通知。有酒店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該公司目前正在研究相關事宜,屆時再視市場情況而定。

  另一家外資高星級酒店有關負責人亦稱,該公司尚未調價,但5月是否會調價,目前還未知,需得等到下個月看營改增對該公司運營成本影響,以及市場接受程度而定。

  稅務部門

  酒店行業總體稅負下降

  事實上,“營改增”是一項為企業減負、拉動消費的惠民舉措。針對現時部分高星級酒店以營改增為藉口漲價之舉,有關人士認為,此舉“不合理,有誤導作用”。

  “我注意到近期有些酒店調價,價格調整本來是酒店的經營行為,但把漲價扣在營改增頭上,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4月25日,針對一些國際酒店借營改增漲價的現象,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對“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微信公眾號記者表示。

  “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是由徵收營業稅改為徵收增值稅,而不是在原徵收營業稅的基礎上再徵收一道增值稅。”據財政部稅政司負責人解釋,在營改增之前,酒店業納稅人無論其經營規模大小,都應以其取得的全部收入按照5%的稅率計算繳納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酒店業的納稅人將分為兩類,按不同的方式繳稅。

  第一類是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下的酒店,將其歸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按政策規定,這部分納稅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依照3%的徵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即:銷售額×3%),與原先5%的營業稅稅率相比,其稅收負擔直接下降約40%。

  第二類是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酒店,將其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這部分納稅人適用6%的增值稅稅率,增值稅是價外徵收而營業稅是價內徵收的,因此,6%的增值稅稅率按營業稅口徑返算,相當於5.66%的營業稅稅負水準。

  “酒店以所謂營改增名義要求消費者多繳納6%的費用,這是不符合事實的誤導行為。”廣東省國家稅務局貨勞處處長陸群英指出,對酒店行業來説,原來的5%的營業稅,改為6%的增值稅,雖然稅率提高1個百分點,但因為有了進項抵扣,整體行業稅負是下降的。“單純從稅制轉換的角度看,酒店行業並不存在稅負增加而整體漲價的基礎。”

  -揭秘

  逆勢漲價或只為保住管理費

  營改增實質上是為酒店企業經營減負,為何多家國際高星級連鎖酒店要借此調漲房價呢?

  對此,紅樹林酒店管理公司CFO張立向南方日報記者道出了外資品牌酒店“漲價背後”的真正“意圖”。據張立稱,從實際效果來看,營改增確實會給酒店行業交稅重擔減輕,有利於酒店運營成本降低。但是對於國際品牌酒店來説,“營改增”卻會讓這些國際品牌酒店管理公司的利益受損。

  張立解釋稱,一般國際品牌酒店管理公司的收入有兩部分,一是基本管理費,從酒店不含稅的營業收入中收取3%左右的比例;二是獲得經營獎勵管理費,這是在酒店經營達到或超出約定任務,額外獎勵的收入。“現在營改增後,酒店營業收入減少了,管理方獲得的基本收入就自然減少。”

  舉例來説,營改增之前,一間標間的房價是1000元/晚,不含稅,若以3%基本管理費來算,那麼國際酒店管理方得到的基本管理收入為30元;營改增後,一間標間房價同樣1000元/晚,但這個價格是含了6%的稅,那麼管理公司的收入則變成1000÷1.06×3%=28元。粗略算下來,(30-28)/30=0.067。這個數據基本相當於漲價的幅度。張立説,這也説明國際酒店管理公司為了保障自身利益,要提價、徵收約6%。

  在當前酒店市場調整期,整體市場下行、供大於求的大環境下,外資高星酒店此舉,豈不是可能“嚇跑”更多客人?

  “確實是,本來酒店經營好,酒店管理公司可以從獎勵管理費中得到彌補,但現在市場不好,獎勵管理費得不到保障,他們希望通過提價來保障基本管理費。”張立稱,國際酒店管理方這麼做,其實對業主傷害最大,房價、消費提高,消費者就會轉移到其他品牌酒店入住,酒店業主的收入就會受損。

  據悉,國際品牌酒店通常是輕資産運營模式,酒店本身物業非管理方自有物業,而是由房地産發展商或其他業主提供,而國際品牌酒店則輸出管理、運營。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國內酒店消費市場已發生變化,過去國際品牌效應明顯,人們追逐國際品牌酒店的優質管理,但現在隨著國內民族品牌酒店、民宿業的發展,管理愈趨同質,國際品牌酒店提漲,對於不調漲的民族品牌或許是機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