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品質提升必作于細

  • 發佈時間:2016-04-22 08:32:00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胡立彪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貫徹實施品質發展綱要2016年行動計劃》,其中關於“深入開展品質提升行動”的部分特別引人關注:“以空氣凈化器、電飯煲、智慧馬桶蓋、智慧手機、玩具、兒童及嬰幼兒服裝、廚具、傢具等消費者普遍關注的消費品為重點,開展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組織實施消費品品質提升工程,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對於國務院文件中出現“智慧馬桶蓋”這樣的日常生活産品,有網友感嘆:“國務院管得真細!”

  事實上,“管得細”背後蘊含著大邏輯。《老子》有雲:“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開展品質提升行動,推進品質強國建設,自然是一等一的國家大事,但要完成這樣的大事,必須從改善智慧馬桶蓋等消費者普遍關注的消費品供給入手。正如“一滴水可以反映一個世界”,這些産品雖然“細”,卻能反映所有關於品質的大道理。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這個“細節”不光指的是事件的細微過程和環節,還指細小的、普通的事物本身。一定程度上來説,一個國家是否能夠成為製造強國、品質強國,其標誌不在於能否造出火箭、高鐵、飛機等這些高大上的産品,而在其所生産的普通消費品是否品質過硬、品種豐富,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我國目前經濟總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二,是當之無愧的製造大國,但一直難以稱為製造強國,原因就是我們在製造的“細節”上,與德、日、美等製造業強國還存在不小的差距。

  這種差距,從一些國人專程赴海外購買馬桶蓋等生活用品這一現象中可以呈現出來。這種購買力外流的問題説明國內民眾擁有更高的消費需求,而國內市場卻並不能滿足,消費需求和消費供給出現嚴重失衡。過去民眾不富裕,消費能力較低,因此企業産品只停留在最基本的功能,談不上高品質,假冒偽劣也就有了市場。而現在不一樣了,老百姓兜裏有錢了,有了更高的消費需求,企業仍舊提供過去那種低品質、同質化的産品顯然行不通。也正因國內産品難以滿足高品質需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把目光轉向了國外市場。

  這種尷尬的供需矛盾,把開展品質提升工作改善消費品供給的重要性凸顯出來,也把“品質提升必作于細”的道理顯性化了。作于細的品質提升工作難嗎?不難。調查發現,國人到日本搶購的智慧馬桶蓋,其實國內市場也有賣,只是銷量一般。分析人士指出,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中國消費者很少接觸這種産品,對其功能了解甚少,而在日本這種産品卻很普遍,價格也不高。這種情況正説明中國企業對國人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動向缺少研究或把握不準。就像一些消費者毫無理性地跟風“海淘”一樣,我國企業最大的問題也在盲目跟風,缺少創新。這其實跟缺少對消費需求的研究一樣,是一種短視、浮躁、太過功利的表現。所謂“智慧馬桶蓋”其實技術含量並不高,我國企業很容易就能生産出來,問題是我們的企業沒有去關注這個領域,且缺少對市場趨勢的關注,這正是中國製造的短板所在。

  當然,品質提升要作于細,所“作”者不只是企業,也包括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質檢系統作為品質工作的主管部門,促進品質提升責無旁貸,而且也有能力做好各種“細”活。事實上,按照中央部署,質檢總局已經制定了規劃,在“十三五”期間,將實施消費品品質提升工程,抓住消費者普遍關心的空氣凈化器、電飯煲、智慧馬桶蓋、嬰幼兒服裝、兒童玩具等老百姓普遍關心的10種消費品,打一場品質提升的攻堅戰。

  我們相信,這樣的“細”事做好了,品質提升行動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品質強國建設的遠大目標也將加速實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