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搭建資訊平臺 數據交互共用

  • 發佈時間:2016-04-21 08:31:58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姚正強張建安本報記者江東

  “在探索破解非商事登記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改革中,廈門市作了積極有益的嘗試,並取得了一定成效。”福建廈門市標準化研究院院長王東談及該市代碼管理中心創新工作機制,積極助推非商事登記部門推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登記制度改革時如是説。

  根據相關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組織機構代碼管理部門不再對機構發放和更換代碼證書,改由登記部門核發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登記證書。但是,該制度在推行過程中受資源分配、代碼轉換、法規配套、流程再造、統一協調等問題影響,一直不能全面開展,加上原來除了代碼證以外沒有其他證書載體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新設立及代碼證書到期無法換證等原因,導致機構無法及時獲得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給代碼在社會資源管理和經濟活動監管中的有效應用帶來困擾。

  對此,廈門市代碼管理中心結合工作特點,認真調研,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在現有職能框架內主動作為,積極配合登記部門全力推進非商事機構實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改革。為了打通數據交互共用通道,該中心在2015年底就開始積極謀劃,基於非商事機構的數量少,登記部門多,資訊化水準參差不齊等現狀,各登記部門獨自建設實時賦碼系統難度較大,迫切需要建立互聯互通且可在各自劃分碼段基礎上直接賦碼的平臺。該中心經過認真調研分析,廣泛徵求廈門市發改委、市編辦、市民政和市總工會等部門的意見,于2015年10月提出建設廈門市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資訊服務平臺方案,並申報了福建省質監局科研攻關項目,2016年初獲得立項。

  該平臺項目的建設宗旨是融合登記部門、應用部門業務系統資源,建立科學嚴謹的工作機制和流程,實現實時數據共用、回傳與核查渠道暢通;同時,通過網上公眾服務界面,接受社會公眾線上查詢基本資訊,並向組織機構開放端口,允許機構補充或糾錯指定基本資訊項,拓展數據校核渠道,支援線上數據資訊校核與確認,提高資訊品質,確保轄區內統一代碼數據庫完整、安全、穩定、鮮活,減少和消除改革工作中出現的各種矛盾,保障代碼數據在各領域應用不受影響。

  目前,該平臺已經完成了數據接收、問題反饋、數據校核、資訊共用、數據推送、數據入庫及數據管理等功能模組的開發,並選擇條件相對成熟的民政部門作為試點,成功通過數據介面與市民政局登記業務系統進行聯調聯試,實現了數據交互共用與校核入庫。接下來該中心將把試點經驗複製推廣到廈門市編辦、總工會等登記部門及市國地稅、市資訊中心、市人行、市政務中心等應用部門。

  同時,為了協助登記部門完成存量代碼證書轉換,通過原組織機構代碼這個紐帶自動建立組織機構代碼與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間的映射關係,實現組織機構代碼與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間的平穩過渡和無縫轉換,該中心主動開放代碼數據庫,推進與編辦、民政、工會等部門存量數據比對,及時發現反饋錯誤資訊,保證了存量證書的換證品質。

  由於非商事登記機構涉及部門多,資訊化水準差異大,核發證書數量少,建設實時賦碼難度大,而登記部門從國家代碼管理中心獲取的賦碼碼段是無校驗碼的組織機構代碼,必做按國家標準轉換成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後才能對新設立的組織機構賦碼,為此,廈門市代碼管理中心將利用多年的賦碼和數據校核經驗,積極協助登記部門對取得的原始碼段區按機構類型建立對應關係,進行一次性賦碼轉換,校驗生成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賦碼庫,登記部門在辦理賦碼業務時可直接調用碼庫資源,提高賦碼品質,避免重錯碼現象的發生。

  廈門市代碼管理中心積極主動在技術手段和制度設計上進行創新,推動了組織機構代碼向統一社會信用的平穩過渡,確保改革成果在國家及地方經濟發展和法制建設過程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