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電梯改造集資難亟待破題

  • 發佈時間:2016-04-20 09:32:21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楊 蕾

  據中國電梯行業協會統計,目前,我國正在運作的電梯超過160萬部,是世界上擁有電梯最多的國家。按電梯平均壽命20年測算,我國已經進入電梯老化的重要時期,全國住宅電梯每年需要更換的超過7.5萬部。一些本沒有電梯的老舊小區若想加裝電梯,方便出行,這條路似乎更加漫長而艱辛。老舊小區電梯更新改造究竟難在哪兒?要過哪些關?理想到底何時才能照進現實?

  加裝電梯要過幾道關

  提起加裝電梯,陜西西安的老人們顯得特別興奮,但思索之後又是一臉的失望。“恐怕得不少錢吧?唉,我們這裡都是舊樓,大家肯定負擔不起。”張大爺今年60歲,家住二樓,他説:“裝電梯會影響採光吧?電梯對於我們和一樓意義不大,不過如果大家都同意裝電梯,即使採光會受到影響,為了大夥兒也可以接受,只要不讓我們出錢就行。”

  保吉巷小區建於1994年前後,現在這裡1/3的房子都租出去了,不少老人離開這裡就是因為沒有電梯。沒有走的老人,或是無奈減少外出頻率,或是直接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再租個一樓。總之,一切都是為了上下樓能方便點。

  王阿姨説:“裝電梯是好事,我絕對支援,不過費用方面我們最多能出兩萬元,如果出得太多我們就負擔不起了。”

  加裝電梯可以方便老人們的出行,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事情卻並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就是錢從哪來?加裝電梯的費用不菲,加裝一部電梯就需要好幾十萬元。這筆錢由誰來出?這是擋在大家前面的最大難關。以西安一座加裝電梯的老舊小區為例。本著樓層越高掏錢越多的原則,二樓住戶每家交5000元、三樓8000元、四樓2萬元、五樓2.5萬元、六樓3萬元、七樓3.5萬元。這樣全樓36戶下來一共收了73.8萬元,這些費用包括電梯安裝費、陽臺改造、加裝入戶門等費用。對於很多單位不願出錢或沒有單位來補貼的老舊住宅的居民來説,自籌幾十萬元的資金多少有些困難。加裝電梯對高層居民來説受惠最大,而對一、二層的居民卻沒有什麼好處,即使自籌資金,哪家該出,哪家不該出,其實也是問題。

  其次,還要過鄰居關。有的居民住一樓,對電梯沒有需求,擔心加裝後會佔到自家房屋面積,會影響以後通風、採光等,所以反對加裝電梯。一棟樓內不同住戶的實際情況也會導致加裝電梯難以施行。“我們住在5樓,但是都年輕,腿腳也好,電梯暫時不考慮。”一位先生表示,過幾年他準備換房子,如果樓裏協商加裝電梯,自己確實難以接受。

  第三,電梯安裝要有井道,而老舊小區的多層建築在設計建設時並沒有預留電梯井道位置。目前的老式住宅多是磚混結構,電梯如何與舊建築進行連接,而又不危及結構安全非常重要。此外,安裝電梯還需要足夠的樓間距,要保證不影響旁邊住宅的通風、採光,還要有足夠的電壓保證電梯供電。這些問題目前都還沒有明確的政策支援。

  兩部委出臺鼓勵政策

  2015年10月,住建部和財政部出臺維修資金新政策。《關於進一步發揮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在老舊小區和電梯更新改造中支援作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鼓勵業主使用維修資金對老舊小區進行更新改造。

  針對老舊小區和電梯亟待更新改造但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通知》鼓勵業主使用維修資金對長期失修失養、配套設施不全、保溫節能缺失、環境臟亂差的老舊小區進行更新改造,主要包括房屋本體和配套設施兩大方面。業主也可以將維修資金用於維修、更換運作時間超過15年的老舊電梯,在未配備電梯的老舊住宅加裝電梯以及助老設施等。考慮到各地實際情況的不同,對於老舊小區及電梯更新改造的具體標準和內容,《通知》授權地方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針對維修資金使用事項業主“雙三分之二”表決難的問題,《通知》創造性地提出了4種表決方式,一是業主將表決權委託給業主委員會或業主代表代為行使的委託表決方式,二是一次性表決通過、分批使用資金的集合表決方式,三是將未參與投票的業主投票權數計入贊成票的默認表決方式,四是持反對意見業主佔“雙1/3”以下視為表決通過的異議表決方式,但前提條件是業主大會在管理規約和業主大會議事規則中對上述表決方式作出事先約定。

  針對緊急情況下維修資金無法及時撥付使用的問題,《通知》明確,當發生電梯故障、消防設施故障、屋面外墻滲漏、二次供水水泵運作中斷、排水設施堵塞爆裂、樓體外立面存在脫落危險等危及房屋使用及人身財産安全的緊急情況時,可以不經過業主“雙2/3”表決同意,直接申請使用維修資金。沒有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等維修資金申請主體的小區,可以由社區居委會提出申請,住建(房地産)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組織代修,代修費用從維修資金賬戶中列支。《通知》還要求,審核部門必須在收到申請後3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核決定,組織維修單位應當將維修資金使用情況在小區顯著位置公示。

  針對維修資金資訊不夠公開透明的問題,《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網路資訊技術,建設業主共同決策電子平臺,便於業主通過電腦和手機等電子工具參與小區共同事務決策。《通知》還要求各地維修資金管理部門建立維修資金公告制度,將本地區年度維修資金交存、支出、增值和結余等情況在當地政府網站、報刊等媒體上進行公告。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建立維修資金公示制度,將本小區的維修資金基本情況在小區顯著位置進行公示。

  探索之路不平坦

  記者了解到,北京、南京等城市在探索老舊小區電梯安裝與改造方面都做出了不同的嘗試。

  北京市建立了一項新機制——“三無電梯”政府救濟機制。對於産權主體不清、資金政策不明的電梯,納入北京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任務,要求各區縣政府建立救濟制度,採取財政補貼的方式消除安全隱患。目前,北京市所有區縣均已全面建立産權主體不清、維修資金不足老舊電梯的政府救濟機制,其中海澱區印發《關於推進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大修工作的實施意見》,東城區建立800萬元應急資金池,西城區建立老舊電梯安全隱患評估和財政出資更換電梯的制度,由區政府牽頭消除住宅電梯安全隱患。今年,北京市還將嘗試引入社會資本及採用金融租賃等創新手段,解決老舊住宅電梯更新和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資金難題,在城六區選取6棟老樓加裝電梯,方便居民生活。

  南京市政府曾出臺《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暫行辦法》,舊樓加裝電梯終於有據可依。四川也出臺了《四川省既有建築電梯增設及改造技術規程》。其中明確提出,“11層及以下的住宅,要增設、改造電梯,宜設置可容納擔架的電梯。”據悉,該項新規在全國範圍內尚屬首創。

  還有一些地方也出臺了類似的規定,希望在老舊小區電梯改造方面給予政策上的支援,但“集資難”仍是橫在面前的一道“攔路虎”。所以,儘管有各種政策的出臺與支援,但真正能夠成功實現電梯改造的老舊小區卻並不多。

  記者從北京億方物業老舊居民住宅電梯整改資金籌集狀況統計表中發現,159部電梯改造需要集資,目前已有89部電梯實現了改造。

  “實際上,集資是非常艱難的。這159部電梯需要集資5270萬元,已到位只有528萬元左右,約為總額的1/10。儘管原城開集團對其擁有部分産權的小區添補了近1500萬元,但缺口仍很大。老舊電梯改造集資的道路漫長且艱巨。”億方物業公司電梯分公司經理郭建新這樣説。

  針對電梯集資難的問題,北京律師協會物業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孟憲生分析,目前能夠以集資的方法來解決老舊小區電梯的問題,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是實施起來難度非常大。孟憲生建議把老舊小區的電梯維修和維護、更換等費用的收取辦法納入法律體系,比如出臺相應的政策,靠政策來支援,更快地完成老舊小區電梯的維護與更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