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祥雲家園小區陷持續糾爭之中 16部電梯帶病運作

  • 發佈時間:2015-11-03 15:07:00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趙喜斌 J209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半個多月前,祥雲家園小區所有電梯突然停運,住在高層的住戶頗感不便。

  電梯並非短暫停運,一停便是一週時間。電梯旁,一張由物業公司貼出的緊急通知,向業主解釋停梯原因。同時,在通知中附有質監局發佈的要求小區電梯停止使用的公告。

  公告稱:該小區在用電梯16台,2014年3月24日年度檢驗14台,均不合格。另外2台2014年9月未進行年檢,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要求小區電梯停止使用,待維修檢驗合格後方可使用,落款日期是2015年1月9日。但是,電梯需要的大修卻遲遲未能進行,直至不久前的全部停運。

  為何公告發佈9個月之後才停運?電梯需要大修又該由誰來負責,物業公司、業委會、建委、居委會?由16部停運電梯引發的爭論仍未停止。

  媳婦快生了 電梯停運了

  祥雲天地家園小區,4棟高層樓房,10年前入住的小區外觀上仍然較新。

  半個多月前,加班至淩晨回家的王先生無論怎麼按電梯,電梯的顯示都是“駐停”。住在10樓的王先生無奈地詢問物業,“要是按道理説,電梯停了應該有人在修,但是電梯間也沒有發現人。”

  在物業工作人員的指引下,王先生在電梯旁發現了一張物業公司幾日前貼出的緊急通知,通知中稱“自10月15日起按質監局的要求對小區所有電梯進行停運”。

  “這天天上下樓怎麼辦啊?”王先生的擔憂在其他業主心中同樣存在,小區中的樓房最高為17層,電梯無法運作對老人和孩子的影響最大。

  一名業主的擔心更加強烈,不久後妻子將臨産,突然停運的電梯讓他措手不及,“過幾天就要生了,這電梯説停就停了,到時候要是著急去醫院可怎麼辦啊?”

  一些業主帶著孩子住到了父母家裏,“住在十幾層,天天抱著孩子上下樓也不行,只能出去住住,等修好了再回來。”

  物業公司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停用電梯是基於區質監局出具的“關於祥雲天地家園小區在用電梯停止使用的公告”。

  公告稱,自2014年4月15日起,小區業委會開始與祥雲天地小區相關單位協商落實電梯維修資金,以便及時申請進行電梯年度檢驗的復檢工作。由於多方面原因,到目前為止修理資金仍未得到落實,該小區14部電梯仍在年度檢查不合格結論下使用,另2台電梯未進行年度定期檢驗,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從即日起停止使用。待維修、檢驗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要是有隱患停了,就該去及時維修,要不誰也不敢去坐。”王先生和業主們也開始等待維修後的電梯重新投入使用,但是這一等就是一週時間,“停運了一週時間,沒見到什麼人去維修,停運的事兒算是沒有什麼進展。”

  電梯未維修便重新開啟

  10月23日,小區中的電梯重新開啟。王先生有些意外,也有些擔心,“開了是好事兒,大家起碼都方便了,但是重新開啟的電梯安全嗎?”許多業主與王先生一樣,好似在心裏留下了陰影一樣。

  自從看到停梯的通知後,王先生便不時留意電梯周圍貼出的通知,“但凡是一有紙貼上去,我就過去看看到底寫的啥。”

  電梯旁,又一張通知貼到了其側。該小區第三屆業委會貼出通知,稱經業委會多方研究,小區電梯由原維保單位進行維修,即日進場。在電梯維修期間,在保證安全條件下,監控室、電梯維修工全天候值守,隨時處置運作問題,確保電梯安全運作。業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重開電梯是為了方便小區居民的出行,電梯會邊運作邊維修。

  10月23日上午,祥雲天地家園小區物業公司經理路軍港接到了業委會成員電話,“讓我去參加會議,會議的意思就是想把電梯打開,要求物業進行配合,不能阻攔。”

  對於開梯,物業公司的態度並不支援,“7天之後的開梯,物業公司是極力反對的。”在路軍港看來,因電梯存在安全隱患,開梯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物業公司隨即在電梯內貼出通知,通知稱“第三屆業委會同電梯公司對未維修和年檢的電梯進行強制開啟,電梯還在帶病狀態,出現一切後果物業不承擔責任”。在路軍港眼中,他們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告知業主電梯存在安全隱患,並告知業主電梯並未在維修後投入使用。小區業主張先生仍舊走樓梯上下樓,在他看來,電梯的隱患並未消除,在大修進行前,他很難放心乘坐電梯。“前幾天電梯還從十層一下掉到了七層。”

  備案與資料缺失卡住大修

  在王先生看來,電梯的隱患就像一把利劍懸在半空,説不定什麼時候就掉下來。

  在通州區質監局下發的停梯公告中,落款日期為2015年1月9日。停梯則發生在公告下發的9個多月之後。“此前電梯沒有停運的原因是物業希望能通過走報批手續對電梯進行大修。但是幾個月時間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仍舊無法讓電梯的大修得到落實。一旦出了問題就是大問題,物業公司不願再去承擔這樣的風險了。”路軍港説,物業公司在貼出停梯通知幾日後,關停了小區中的16部電梯。

  軍港助業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去年8月進入祥雲天地家園小區,取代原有物業開始為小區提供服務。“對電梯進行檢查並出大修方案是當時很重要的一個事情。”路軍港説,但當時手中並沒有小區的公共維修基金鑰匙盤和電梯的相關資料。公共維修基金鑰匙盤,其中具有小區中住戶的住房面積等資訊,是申請公共維修基金的必備條件。

  已在祥雲天地家園小區服務一年多的物業公司並未在區建委進行“物業服務合同備案”,不具備此備案,物業公司作為電梯的主體,無法申請公共維修基金對具有安全隱患的電梯進行大修。

  “沒有電梯資料、鑰匙盤,物業公司雖然在為小區服務,但是又沒有備案,這就沒有辦法去申請公共維修資金,電梯沒法修。”路軍港坦承,物業公司沒有資金能力,同時也沒有資金來源去對所有電梯進行大修。

  上一家物業公司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該小區中物業更換比較頻繁,一些資料並未在該物業公司手中,相關資料的移交會與業委會和相關部門溝通解決。

  誰應對電梯大修負責

  “站在電梯上,最希望的就是最快速度地安全上下。”一名業主説,每次上下電梯,她總是緊盯著電梯中的數字變化,希望數字變得快一點。“像我們這樣需要大修電梯的小區,到底應該怎麼去申請大修基金?誰又該為大修負責呢?”

  在路軍港看來,無法進行物業合同備案是無法大修電梯的“死結”。該小區第二屆業委會顧問張先生表示,今年3月,在業委會還有4年到期時被中倉街道改選。第二屆業委會在今年7月份通過業主大會授權與軍港助業物業公司簽署的物業服務合同。

  通州區住建委工作人員表示,由於該物業公司發生了多起業主信訪事件。為了充分保障業主權益,根據相關文件規定向市住建委進行了備案請示,並未得到市住建委回復,所以暫時未對該企業進行物業服務合同備案。

  在物業管理專家童超看來,嚴格意義上説,街道等部門有對業委會起到監督指導的作用。相關部門應該尊重廣大業主的共同意見,並非是所有業主的意見。只要是符合程式與規定,個別業主的建議可進行參考與修改,但是個別業主的反對是無效反對。同時,物業服務合同備案與物業糾紛沒有必然聯繫。

  童超認為,電梯的主體是物業公司或業委會,但在現實中一般多為物業公司。正常大修一部電梯的手續需要質監局的檢測報告,證明電梯存在安全問題,需要進行大修。而後進行招標選擇維修單位,在準備好相關材料後,至區縣房管科報批。而物業服務合同備案則是重中之重,如果沒有此備案,其他材料便失去意義。一切材料齊備後,公共維修基金管理部門才會根據公共維修基金鑰匙盤中的業主資訊等內容進行撥款。

  紛爭中,16部電梯仍在帶病運作,每天提心吊膽乘坐電梯的王先生則希望相關單位能夠徹底解決電梯中的安全隱患。本報記者 趙喜斌 J209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