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天價事件”有“終點站”嗎?

  • 發佈時間:2016-04-15 08:33:55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趙春紅

  4月7日,微網志博主“打樁模子日記”的一則微網志吸引了許多網友的注意。微網志中稱:“今天下午兩名日本學生去豫園遊玩,被茶托帶到金陵東路229號2樓的豫園茶館喝茶,結賬時被告知茶費是48元一口(功夫茶的一小杯),共消費了2100多元。結果兩人的現金1000多元全部被強行掏空。”目前,兩名青年已拿回了被騙錢款,上海黃浦區市場監管局已對涉嫌斬客的“豫園茶館”立案查處。

  (據《新聞晨報》)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迎來一個“天價時代”。雖然這個“時代”零零星星,但每一次天價事件因為事關消費者的錢袋子,總能令輿論譁然。天價事件也在不斷刷新紀錄,數量單位呈微量化的趨勢,從單個的“天價蝦”、“天價魚”到單次的“天價澡”,演繹到單口的“天價茶”了。

  茶水論口賣,這樣的行銷模式,給先前那些天價事件的商家,減緩了道德方面的壓力:“青島大蝦終於解脫了,我的蝦和你的茶比,算是良心價了。”

  如果物有所值,天價也是物有所值。相反,普通商品賣出個天價,如果不是消費者自願,商家的強賣就有點響馬的味道。這樣的響馬生意,不論大小,都是在挖中國形象的墻腳:“騙中國人損害的是地方形象,騙外國人損害的是中國形象!”“這次不走運,宰到外國人了。”“不用怕在我們中國‘天價茶’不會是終點,肯定還會有更誇張的天價!”

  天價事件,遭到輿論譴責在所難免。譴責有層級,最嚴重的是因果報應式的譴責。比如,有網友詛咒:“喝茶喝兩千多是貴,但是按杯算絕對是流氓!祝店主以後生病吊點滴被按滴算!”

  然而詛咒只能解恨,但對社會治理部門而言,顯然不能袖手旁觀,只聽網友的批評。如何避免敲詐勒索的天價事件,避免陷入“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迴圈之中,這才是最重要的。不然,類似的事件積攢到一定時候,我們的國家形象透支完了,最終為之付出代價的是每一個中國人。

  由此,我們不得不發出感慨:“天價事件”有終點站嗎?有的話,現在走到什麼地方了,距離終點站還有多遠;如果沒有的話,這樣的“天價交通線路”,是中國獨有的線路,還是每個國家也有的線路呢?對比是個不錯的方法,如果“天價”售賣只是個別國度的現象,那麼,這樣的售賣是否正常就該反思。如果不正常,這樣的售賣如何被儘快杜絕,就很必要了。

  經驗告訴我們,每次天價事件後,當地部門要麼替售賣的商家站臺,要麼表示要來個拉網式大檢查。只是查處看起來嚴厲,檢查活動也搞了,卻總又孕育新的天價售賣事件。有網友的話,從一個側面給出了答案:“豫園‘天價茶’事件,其實在上海並不罕見,曾經有人專門雇傭茶托,然後專門騙外國人。不要説沒有人管,去牢房24小時後又出來,還不是一樣!”

  打假最怕遇上假打,管理最壞遇到假管理。或者雖不是假管理,但管理者卻擅長拉偏架。這次,遇到的是日本客人,上海方面處罰的速度比較滿意。問題在於,天價售賣事件的受害者能屬於國外消費者的概率,畢竟相當有限。這次,天價茶的商家也許後悔自己有眼不識泰山,沒能事先區分日本消費者和自己同胞,而不是真的反思自己的商業道德。

  吊銷執照,依法治罪,是天價售賣事件抵達“終點站”的必由之路。距離這樣的終點站究竟有多遠,就看我們的職能部門肯不肯下狠心動真格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