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液化石油氣民用供應縮減加速

  • 發佈時間:2015-11-19 21:30:5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何曉曦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幾年,隨著天然氣的快速增長,液化石油氣的部分市場被天然氣所擠佔。”中宇資訊分析師王慧對記者表示,“但與此同時,燃氣深加工的發展也在加速,特別是自2014年開始,碳三碳四烷烴深加工的發展,使得液化石油氣的民用資源供應量不斷減少。”

  天然氣的普及,對於液化石油氣來説是既一種補充也是一種衝擊,民用需求減少,也使企業更加積極地尋找工業路線。但天然氣這種替代難以在短期內全面取代液化石油氣,特別是鄉鎮農村等地區的管道鋪設進展緩慢,加之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位,天然氣的價格優勢明顯不足,對液化石油氣的替代速度也明顯放緩,部分工業燃料甚至被逆向替代。考慮到種種因素的阻礙,液化石油氣的民用需求或將長期存在。

  據中宇資訊了解,今年開工的液化氣烷烴利用裝置共計12套,其中丁烷脫氫(含混合脫氫)産能182萬噸/年,丙烷脫氫共計121萬噸/年。而民用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部分企業開始對自身的資源進行分離,以開拓工業市場。

  王慧表示,導致民用資源供應量減少的原因不僅是烷烴利用增長,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在內的企業對液化石油氣的再收集和再利用也在加速,甚至部分裂解原料也開始向碳三碳四烷烴傾斜。

  值得一提的是深加工發展最早也是最快的山東地區,在2014年之前,省內可供應民用的液化石油氣資源量每天可達5500~6000噸,而目前來看,每天僅剩餘有2000~2500噸可供應民用,還不足前期的1/2。雖然受油市場疲軟影響市場價位一直處於低谷,但終端氣站的採購渠道已明顯受到影響。

  受工業需求提升帶動,近兩年我國液化石油氣的進口量也在飛速增長,從而對民用資源量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但國産民用資源的供應量減少仍在繼續。如何更好地利用進口資源,或開拓新的國産資源渠道,將成為下游企業及終端氣站深思的課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