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手機流量:緣何悄悄“溜走”

  • 發佈時間:2016-03-15 10:32:2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孫圓

  家住北京朝陽區的王女士最近被收到的一條手機短信給驚著了。該短信提示她今年3月國內通用移動數據流量已經用完。“我每月套餐中包含1G流量,這還不到半個月,我一個老年人,平時又不怎麼用手機上網,怎麼一下走了這麼多?”

  無獨有偶,家住陜西的消費者楊先生對自己今年2月的手機流量也很是不解,“不僅沒剩還超了不少。”楊先生説,2月的最後幾天,他基本沒有開流量,只在WiFi情況下使用,最後還是超了約200M。

  這樣的問題不僅僅發生在王女士、楊先生身上,相信很多的消費者每個月在面對自己的手機流量通知時,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疑問。

  從去年10月1日起,國內3大運營商開始施行流量“不清零”政策,即當月剩餘流量,可轉存到下月繼續使用。這對於消費者來説,原本是一件好事,可事實上,不少消費者吐槽流量不清零後,流量消耗速度反而更快。一位微網志網友稱,不清零以後,800M流量只夠用10天。微網志名為Night的網友稱,今年2月的2G流量竟然還超了,平常一個月1G都用不完。

  如今,手機流量幾乎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多數人在享受手機上網帶來便利的同時,都會關注自己的流量用了多少,還剩多少。“原來的流量套餐越來越不夠用了”,這是很多人的感嘆。用戶的流量到底去哪了?是自己用得多了還是被悄悄偷走了?

  事實上,國內用戶使用手機流量正變得越來越多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相關統計結果顯示,從近兩年國內用戶月平均使用流量來看,2014年10月,這一數字還只有192M,2015年10月已經增長到了361.6M。除去年2月用戶月平均使用流量比前一月有小幅下滑(與2月時間短有關)外,其他月份這一數字都呈環比增加。特別是因為4G業務的商用,去年1月這一數字更是從2014年12月的205M猛增至287.9M,創造了單月最大的增幅。

  為什麼個人用戶會覺得自己流量越來越不夠用了呢?電信行業分析師付亮認為,導致用戶流量增加的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是用戶原因。由於流量使用習慣逐漸形成,且4G流量資費大幅下降,用戶資費敏感度減弱,常開數據服務,即使有WiFi時也不切換的現象增加,導致使用流量明顯增加;二是運營商網路原因。隨著更多的用戶更換為4G手機,使用4G套餐,網速更快。原本使用微信、微網志及其他客戶端頁面打開一部分就跳轉的現象減

  少,用戶消耗流量有所增長;第三是隨著手機螢幕變大、性能變強,新版APP的流量消耗也在逐步增加;第四是部分新版應用有“偷流量”現象,這當中有一部分是由於手機中病毒、木馬等導致的流量消耗,但更多是由於應用在靜默狀態下自動連接、更新造成了流量消耗。

  對於以上説法,有的消費者表示並不儘然,他們認為“流量偷跑”事件的根源在於,3大運營商的計費系統和實際運營缺乏公開透明的監督機制。對此,記者從運營商處了解到,在確保流量計費準確性方面,他們大致有3個環節。一是流量話單生成。該環節所使用

  的通信設備主要來自華為、愛立信、中興等設備廠商,各廠商産品在投入市場前,均必須通過工信部的官方入網檢測;二是流量計費。運營商會定期對自身的流量計費進行核查,另外工信部也會對上述兩個環節進行稽查,保證流量計費的準確;三是用戶上網流量軌跡記錄可查。在充分保護和尊重消費者隱私的情況下,運營商可向流量爭議用戶出示流量詳單。“運營商在計費系統做手腳的可能性非常低。畢竟他們面向上億的用戶群,如果有做手腳的部分,技術人員一定可以發現,也會揭露這一點,這是毫無疑問的。”國內軟體領域資深安全專家、獵豹移動的李鐵軍針對“後臺

  修改流量數據”的説法如是説。

  難道偷跑流量者“另有其人”?智慧手機上安裝的各種APP成為“罪魁禍首”。

  業內人士認為,凡是未經手機用戶授權運作的APP,後臺私自消耗達到警戒值的流量,均為偷跑。具體來説,部分用戶的手機流量跑得快,原因就在於部分APP的惡意越權。所謂APP“惡意越權”,通俗來説,就是APP做了不應該做的事。譬如在不需要聯網的時候聯網,把不應該上傳的數據上傳到雲端等。

  維權建議

  有關專家表示,手機流量偷跑現象主要是由於智慧手機預裝或用戶自行安裝的應用後臺運作,但部分手機廠商與經銷商通過預裝軟體獲利已成灰色産業鏈。

  一方面,流量偷跑造成了用戶意外的流量支出;另一方面,部分流量偷跑現象是應用更新和資訊備份,歸根到底,問題在於廠商並沒有給用戶選擇權。

  首先,消費者手機的流量使用情況,在運營商的官方網站上都可以查詢。如果個人用戶對當月手機流量情況有所質疑的話,可以自行查詢相關數據,如果確實存在差錯,可有理有據地找運營商維權。

  其次,法律專家認為,智慧手機上安裝的所有軟體,使用與否都應該由其擁有者決定,特別是連接網際網路等産生費用的使用,更是應該徵得消費者本人同意。然而,有關組織進行的對比試驗卻表明,許多智慧手機上預裝的軟體,並沒有經消費者主動啟用,就在後臺悄悄聯網,“偷跑”流量,這對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是一種侵害。消費者如果發現此種情況,可以到當地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投訴。

  再次,消費者也要防止操作不當帶來的流量異常損失。手機方面的技術人士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不要在非正規的渠道下載APP或者不要下載來歷不明的APP,以避免下載到帶有惡意木馬病毒的APP。二是在有WiFi網路的時候,主動關閉手機的移動數據功能,以防在WiFi信號不佳時手機在用戶沒有察覺的情況下使用流量上網。三是在一款APP使用完後,要記得完全關閉而不是簡單地退出,一些APP在後臺運作也是會消耗流量的。另外,定期清理記憶體也是一種不錯的習慣。四是在安裝一個新的APP時要注意提示中出現的許可權,尤其是有沒有與其功能明顯無關的許可權。另外還可以在安裝時,主動關閉一些軟體的推送功能。

  除此之外,消費者還可以利用安全軟體使用“流量監控”功能,查看和限制所用流量。當你覺得手機流量莫名其妙增加時,應該查後臺應用,例如定位位置的軟體可能一直都

  在消耗你的流量。用戶還可通過訂制運營商提供的“流量加油包”和“雙封頂”服務,避免流量過高造成的不必要損失。

  選購指南

  如何選購智慧手機

  目前,消費者對智慧手機的需求呈不斷上升之勢,這也使得山寨機或劣質高倣智慧機不時在市場上出現,再加上智慧手機銷售平臺的多樣化,消費者稍不留心,就會存在購買山寨機的風險。那麼,如何避免這種消費風險呢?渠道選擇至關重要。

  首先,從電子市場選購産品。不管以前還是現在,電子産品市場依舊是智慧手機銷售渠道主力中的主力。在這裡購物,要首選品牌,其他做輔助。

  其次,從通訊器材專賣店選購産品。這裡銷售的産品以傳統智慧手機為主,這主要是因為一部分傳統手機製造商在這一領域擁有完善的銷售渠道和齊全的商品,且銷售人員非常專業。

  第三,從家電連鎖專賣店選購産品。連鎖家電專賣店擁有其他渠道所不具備的雄厚資金實力和強大的市場開發運營能力,使得智慧手機的上游廠商也給這類銷售渠道提供了有力支援。他們會與各大手機廠商簽訂各種協議,從而以優惠價格銷售産品。

  第四,從傳統百貨商場選購産品。目前,不少傳統百貨商場都有電子産品銷售專櫃,只不過以大型電子産品為主。雖然智慧手機産品也這裡的銷售在減弱,但其産品品質可以保證。

  第五,從網上商店選購産品。目前,網購已成為一種消費潮流。但在網上購買智慧手機,一定要去正規的店面選購,如生産商自己開的網上商店和以京東、蘇寧等為代表的零售商建的自營店,這些店舖經過了官方的資質認證,銷售的産品安全可靠。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通過以上幾種渠道都可以購買到正品智慧手機,但不排除智慧手機在製作過程會出現一些小差錯。多數智慧手機是在使用一定時間之內發現問題的話,是可以直接換一款新機或是退貨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