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廣東省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品質工作

  • 發佈時間:2016-03-02 09:32:58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沈洪)隨著品質創新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普遍性路徑,品質工作已經成為廣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頻繁關注的話題。2014年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和省長朱小丹針對質監工作的批示和講話達10余次,內容涵蓋品質強省戰略、監管體制改革、質檢機構發展、標準引領品質等方方面面。這充分表明,廣東省委、省政府在以産品品質提升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為把經濟社會發展推向“品質時代”,著力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將品質工作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自2010年,廣東在全國率先出臺品質強省意見後,2013年10月,廣東又開全國先河,印發了《關於建設品質強省的決定》,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率先建成品質強省的奮鬥目標、工作任務和主要措施。從“意見”上升為“決定”,體現了廣東省委、省政府對品質工作的深化推動和創新推動,標誌著品質工作已上升為關係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舉措。去年,在質檢總局對外發佈關於2013~2014年度省級政府品質工作考核結果後,胡春華對廣東在全國省級政府品質工作考核中獲A級作出批示,強調經濟要轉型,就要高度重視品質,一定要從數量規模向品質效益轉變。

  2014年5月29日,胡春華考察位於恩平市的“廣東省品質監督電聲産品檢驗站”時,饒有興趣地聽取了江門市質監局和該站負責人關於檢測能力以及服務地方産業發展取得的成效,胡春華指出,為進一步推動全省産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促進地方産業集群發展,提高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産品品質水準,應該多建設國家級、省級檢驗檢測技術服務平臺,來服務地方産業發展。為此,廣東省財政每年從科技專項經費中撥付1億元,連續3年由廣東省質監局統籌在全省産業園、專業鎮和産業集群所在地再建一批國家、省級産品品質監督檢測機構,使其總數達到100家。

  2014年5月5日,了解到廣東在全國率先對電梯安全監管體制進行重大改革,厘清了行政監管部門監督檢驗職責與社會法定檢驗職責,將“首負責任”引入企業主體責任,為下一步産品品質的主體責任落實進行了成功嘗試後,胡春華在廣東省質監局的調研座談會上充分肯定了電梯廠商參與維保、發展第三方檢測機構、完善保險體系等做法,並指出:電梯安監體制改革並不複雜,通過明確首負責任卻解決了很大問題。應從改革中認真總結政府如何防範減少公共安全風險的經驗,並將這些經驗和做法推廣至電梯以外的行業,為政府更好地履行管理職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十二五”以來,廣東在産業結構調整中,為實現速度、品質、效益三者統一,提出了用標準化戰略促進産業發展及轉型升級,各地層層建立了組織領導架構、協調機制。在政策和經費保障上,每年帶動21個地級以上市財政設立專項資金超過3億元,承擔標準研製的企事業單位配套資金投入呈幾何級數增長,形成了以企業為主的主導和參與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的“廣東團隊”。今年1月25日,在廣東省質監局《關於廣東省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十週年工作情況的報告》上,朱小丹做出批示,表揚廣東標準化建設實現跨越性發展,他指出,面向結構性改革,要堅持以標準引領品質,以品質引領發展,不斷強化標準化建設對品質強省建設的支撐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29日,朱小丹在廣東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佛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指出:在經濟新常態下,無論是需求側還是供給側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前出現的産能過剩實質是結構性過剩,是有效供給不足,特別是高端供給、高品質供給和個性化供給不足。因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以品質效益為中心,以提質增效為主攻方向,著力抓好品質強省建設,堅持創新驅動、品質引領,著力提高“廣東製造”的品質與標準。品質對於地方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品質工作又是政府宏觀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

  兩年多來,從胡春華和朱小丹針對品質工作的批示和講話內容看,他們熟悉品質、熱衷品質、關注品質。同時,也彰顯出廣東省委、省政府以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增創發展新優勢,提高品質供給水準,把品質工作擺在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