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為立法保護勸阻不文明行為點讚

  • 發佈時間:2016-02-15 10:32:08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郭文斌

  公共場所亂扔垃圾、吐痰……長期以來,這些不文明行為一直處於道德層面,大家都只是知道這樣做不好,而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來進行約束。不過,在杭州,這樣的情況將成為歷史。從今年3月1日起,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向車外丟煙蒂、拋果殼等行為都屬於違法行為,違者將受到處罰,拒不履行處罰決定的,將被記錄個人信用資訊。同時,對不文明行為的勸阻也以法規的形式予以明確。

  (2月4日《現代金報》)

  有些不文明行為已經讓人忍無可忍,但卻只限于道德層面譴責,恐怕是無濟於事的,現在杭州立法約束不文明行為,換言之,就是加大了懲罰力度,想必會收到一定的效果,不過,在筆者看來,立法保護勸阻不文明行為更值得稱道。

  説實在的,對於不文明行為,一味地以法律懲罰,恐怕成本會很高,而執法部門的精力也有限,這就會導致出現那些不文明人的僥倖心理,覺得自己不會被抓到也就沒事了。但不管你在做什麼樣的不文明行為,周邊總有許多雙眼睛在盯著,如果這些眼睛只是看看,並不會上前勸阻,也達不到效果,因此,如何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勸阻不文明行為的行列中來,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無妨問下自己,你在公共場所面對不文明的行為和舉動時,你是選擇悄悄走開,默默忍受,還是勇敢説不?從現實來看,恐怕更多的人選擇的是悄悄走開或默默忍受。有媒體隨機採訪了十幾個不同年齡層次的市民,有90%以上的市民都表示,特別看不慣例如隨地扔垃圾、吐痰等不文明的行為,但這之中,只有10%的市民表示,曾經有上前勸阻不文明行為的經歷。當問到為什麼不上前勸阻,基本上都回答:怕惹是非,不願意管這種閒事。據報道,一“眼鏡男”在重慶大石壩綠地新都會電梯內抽煙,被懷抱小孩的媽媽制止。結果雙方産生口角,惹怒的男子不僅追著婦女打,還叫囂自己是研究生,是有素質的。如果此事發生在杭州,這個“眼鏡男”就要受到法律的懲罰了。

  想勸阻不文明行為,卻不敢,因為缺乏安全感。《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第28條明確規定:公民有權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勸阻時應當注意舉止文明。行為人應當聽從勸阻,不得打擊報復勸阻人。如不文明行為人辱罵、威脅、推搡或者公然侮辱勸阻人,《條例》第38條指出,對於尚未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責令改正,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的罰款。有了法律保護,以後勸阻不文明行為就顯得理直氣壯。只要勸阻的人多了,不文明行為就會節節敗退,最終一敗塗地。如果一味容忍不文明行為,不文明行為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變本加厲。為了提升社會文明,我們應該勇於向這些不文明行為説不。當然,我們在向這些不文明行為説不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不要讓自己的言行也變得不文明。

  焦海洋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