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文明行為影響中國遊客海外形象

  • 發佈時間:2015-12-20 22:31:1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孟妮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亂扔垃圾、大聲喧嘩、闖紅燈、插隊……在中國出境旅遊蓬勃發展的當下,部分中國遊客在海外旅遊時的不文明行為也屢屢被詬病。那麼,外國人對中國遊客的海外形象到底是怎樣的呢?

  12月15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資訊廣播和中國旅遊研究院在京聯合發佈了國內首份《中國遊客海外形象全球調查》。

  調查顯示,海外公眾對中國遊客大多持積極歡迎的態度,中國的經濟發展和中國遊客的購買力受到廣泛期待。同時,各國民眾也認為,中國遊客在亂扔垃圾、闖紅燈、插隊、圍觀起鬨等方面的不文明行為較為突出。

  文化生活差異是主因

  據了解,自今年4月以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資訊廣播聯合中國旅遊研究院共同舉辦了中國遊客海外形象調查活動,就外國人對中國遊客的海外不文明行為的認知進行問卷調查。這項調查共涉及亞、非、歐、美、大洋洲的23個國家和地區。

  調查顯示,從總體樣本情況看,外國人對中國遊客持積極歡迎態度,並認為中國遊客在旅遊過程中展現了文明和禮儀。從不同國家受訪者的態度看,卡達、阿根廷、耶路撒冷持歡迎態度,達100%,而中國周邊的亞洲國家對中國遊客的不歡迎態度則較明顯,蒙古有61%的受訪者表示贊成限制中國遊客人數。

  之所以有些國家的民眾持不歡迎態度,與中國遊客在海外旅遊時的一些不文明行為有著密切聯繫。

  根據調查,在被提到的不文明行為中,亂扔垃圾佔23%,闖紅燈佔17%,圍觀起鬨和插隊分別佔16%和12%。

  調查認為,遊客文明意識欠缺、文化和生活習慣差異等是造成中國遊客海外出現不文明現象的主要因素。其中,認為是文明意識欠佳、文化差異的均佔被調查者總數的31%,生活習慣佔25%,有10%的海外公眾認為緣于中國遊客素質低。

  對此,北京外國語大學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周鑫宇深有感觸。在他看來,文化和生活習慣差異是導致中國遊客不文明行為的主要原因。尤其對於一些中老年遊客來説,對目的地國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而年輕的中國遊客大多能在海外遊時融入到當地的風土民情中。

  增強文明意識在行動

  如今,文明出遊已成為我國旅遊發展中的重點,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調查也顯示,隨著中國公民出境遊文明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能夠做到行前了解當地風俗習慣,旅行時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在享受快樂旅遊的同時,越來越多高素質的中國遊客廣受旅遊景點所在地民眾的歡迎。

  對此,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杜江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選擇出境旅遊。遊客在開闊自身視野、領略他國文化的同時,也在接受著世界各地人民對其文明素質的評價。國人文明旅遊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這需要企業、遊客的積極配合,也需要目的地政府、業界給予更多的耐心與包容。相信隨著出境旅遊的發展和國人對文明旅遊理念的踐行,文明中國、禮儀之邦的國家形象一定會更加深入人心。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機關黨委副書記、精神文明委副主任瞿家茂也表示,調查的發佈對提升中國遊客的海外形象、向國際社會更好展示中國國民素質大有裨益。

  當天,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中國旅遊研究院還聯合向社會發出了《中國公民文明出境遊倡議書》,倡議“做崇尚文化的中國人”、“做優雅謙和的中國人”、“做踐行環保的中國人”、“做樂善好施的中國人”,文明出遊,從我做起,希望每一位中國公民都成為國家形象的文明代言人。

  此外,周鑫宇還表示,要提高中國遊客的海外形象,僅靠倡議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制定規則。只有有規則了,中國遊客的不文明行為才能越來越少,中國遊客在海外的形象才能越來越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