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低迷中仍有亮麗風景

  • 發佈時間:2016-01-04 09:32:28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王 輝

  雖然2015年中國汽車産銷總數據還沒有發佈,但“不樂觀”似乎已成為行業共識。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1月至11月,汽車産銷分別完成2182.39萬輛和2178.66萬輛,2015年的整體車市平均增長速度可能不會超過3%。2015年已經註定是中國車市史上市場最為低迷的年份之一。

  其實,更準確地説,2015年車市應該是微增長。在新年伊始這樣一個讓人憧憬和展望的時刻,作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早已沒有理由不讓我們相信,中國未來的市場只能是更好、更更好。微增長應該成為一種常態,而我們更應關注的不是數量而是品質。不管怎樣,去年的一年仍有太多可圈可點的地方。

  召回——創歷年之最

  2015年汽車召回數量達歷年最高。2015年12月21日,質檢總局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2015年缺陷産品召回工作情況。據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司長嚴馮敏介紹,2015年召回涉及缺陷汽車554.85萬輛,召回次數同期增長29%,召回數量同期增長17%,創歷史最高。其中,汽車企業受質檢總局缺陷調查影響,共實施召回活動81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70%;涉及缺陷汽車352.23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18%,佔全部召回數量的64%。

  不僅僅是召回工作順利開展,2015年,質檢總局不斷加強召回法律規範體系建設。2015年7月《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部門規章,已通過審議,並經通報WTO後正式頒布。

  反壟斷——執法取得新進展

  2015年,反壟斷風暴繼續升級。據了解,自反壟斷開始以來,奧迪、克萊斯勒、賓士、東風日産及部分經銷商相繼因違反《反壟斷法》受到行政處罰。截至目前,發改委共查處汽車領域價格壟斷案件12件,其中涉及4個整車品牌,累計罰款20.47億元。

  據悉,汽車業《反壟斷指南》初稿已完成,在進行多方討論之後,預計2016年6月份遞交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這是唯一一部涉及到具體行業的指南,它將是我國的第一部行業反壟斷指南。

  SUV——低迷中一枝獨秀

  在2015年乘用車市場整體低迷的狀態下,SUV表現卻一枝獨秀。

  去年以來,自主品牌成功抓住市場熱點,集中發佈SUV新品,表現出強大的市場殺傷力,打了合資對手一個措手不及。我國自主品牌去年新車投放力度較大,僅2015年上半年,16家自主品牌就推出了27款SUV車型,佔到上半年新車總數的38%。雖然最終的統計數據還未出來,但業內表示,全年SUV的新車型或將達到近50款。

  有關專家表示,“SUV效應”在2016年或將持續發酵。另外,汽車企業日後在SUV市場上的佈局也會趨於完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SUV還在發展過程中,遠沒達到瓶頸期,當前良好的市場表現就是最好的説明,企業不用擔憂,相信SUV還會有更大空間。目前小型SUV和緊湊型SUV的市場表現不錯,這一狀態也會持續很長時間。

  新能源車——高速增長

  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在政策的刺激下,市場表現相當給力,出於高增長的態勢。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2015年前11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總産量達到29萬輛,一舉成為世界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在可喜的現象背後,我們也必須承認,無論是動力電池的發展水準還是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我國新能源汽車仍然存在許多軟肋。除此之外,在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力等各方面,目前的技術水準都還無法適應市場的需求。所以,有關專家表示,要讓中國這個新能源汽車市場之最可持續發展下去,還得認真地把政策導向轉化為市場導向。

  政策刺激——購置稅減半

  2015年9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對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新政一齣,新能源市場就如同“打雞血”般,銷量直漲。同時,受購置稅減半影響,乘用車市場整體增長幅度達兩位數。不過,與2009年的刺激政策相比,由於市場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效果無法與之對比。

  除了購置稅政策,2015年國家和各地政府也都相繼出臺了一大堆新能源的政策,比如去年國務院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中,國家提出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發展領域。我們也更清晰地認識到,新能源汽車無疑是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智慧汽車——無人駕駛駛過來

  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是智慧化汽車的最高境界,2015年國內車企集體迎戰智慧汽車的研發。一汽、上汽、北汽、廣汽、吉利及比亞迪等自主品牌車企已開始加速佈局並初見成效。

  據相關研究機構預測,未來5~10年,無人駕駛汽車或將進入消費者普及期,行業關注度將不斷提升,汽車業也將得到快速發展。智慧汽車在我國發展潛力巨大。前瞻産業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智慧汽車行業發展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車聯網用戶滲透率有望突破10%的臨界值,智慧汽車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500億元。

  “中國製造2025”中把網聯智慧汽車作為汽車4個戰略發展方向之一。到2020年,掌握智慧輔助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初步建立智慧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及生産配套體系。到2025年,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較完善的智慧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産配套體系及産業群,基本完成汽車産業轉型升級。未來相關的智慧駕駛技術路線和行業標準的陸續出臺有望成為行業發展的催化劑。

  “網際網路+”——更多公司涉足汽車業

  2015年註定是屬於“網際網路+”的一年。網際網路公司紛紛涉足汽車産業,計劃推出自己的“超級汽車”。傳統車企最危險的對手從汽車巨頭們變成了谷歌、蘋果、百度、阿里巴巴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當前,眾多傳統車企積極選擇與更多的科技公司一起探索網際網路汽車的生産模式,以彌補自身的不足。

  汽車電商化——未來趨勢

  汽車電子商務主要是汽車行業與網際網路融合進行的産業優化和升級,産業鏈上各方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在行銷、渠道、産品、運營等方面進行資源整合、效率提升、模式創新和價值挖掘。

  2015年,汽車電商呈現出井噴的狀態。除去老牌電商,一些以往以媒體身份示人的網站也加入到電商大戰當中,甚至一些汽車經銷商集團也加入到汽車電商的行業。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電商平臺魚龍混雜,各方唱衰、看好的都有。經銷商與電商之間的博弈在2015年已正式拉開帷幕,專家表示,未來汽車電商化將成為必然的趨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