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標準化對接國際化
- 發佈時間:2015-12-28 09:32:23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劉天嬌本報記者朱文達
“對於德國企業而言,中德生態園在他們的中國計劃中佔有特殊地位。基於綠色生態的發展方向,生態園將重點在可再生能源、能源政策、環保技術方面與德國合作,我們也將重點關注在中國建立致力於中德企業合作的機構。”近日在青島中德生態園舉辦的中德企業發展論壇上,德國駐華大使館經濟處代表柯福連先生對生態園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中德生態園係中德兩國政府間唯一的戰略合作園區。2010年7月,中德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共同支援建立中德生態園的諒解備忘錄》,為設立青島中德生態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至2015年中期,生態園已有逾60個項目獲得許可,其中23個項目正在建造階段或已建成。目前,新項目接踵而至,預計2020年,項目計劃可如期實現。該園區先後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首批國家低碳城(鎮)試點”,被住建部授予“全國智慧城市試點”“國家綠色生態示範城區”,被國家能源局授予“全國首批新能源示範園區”。
“園區建設伊始,我們首先開展了生態指標體系制定工作,並作為園區建設、招商等工作的引領性、強制性標準,指導園區發展。”中德生態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説,園區始終堅持標準立園、標準興區,並借鑒德國“萊茵模式”,從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等4個維度出發,先行建立了可量化的40項生態指標,其中原有地貌和肌理保護比例、鳥類食源樹種植株比例、建築合同能源管理率等5項指標為國內首次提出。同時,園區將指標二級分解為84項核心要素、227項關鍵環節、311項控制目標、757項具體控制措施,形成生態設計導則、操作指南、監測評價等8套成果,做到發展路徑可控制、可落實、可複製、可推廣。該指標體系取得德國三大認證機構之一的TüV NORD公司認證,並納入商務部制定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合作生態園工作參考指南》,作為指導全國生態園區發展的標準。在此基礎上,生態園積極推廣應用先進標準,與世界上最嚴格的可持續建築認證體系——德國DGNB標準建立合作,對園區建築進行可持續認證,並將共同致力於推動DGNB評估體系在中國的廣泛應用。2014年7月,德國企業中心成為亞洲第一個獲得該體系金獎預認證的實施項目,達到中國綠建三星等級標準,該項目榮獲全國建築業綠色施工示範工程。同時,該園注重“德國理念、德國標準、德國技術、德資比重”的合理化引入,gmp、SBA等數十家德國知名公司參與園區規劃設計、諮詢,積極推進生態城市、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建設,形成了標準化的園區規劃設計體系。
發展過程中,生態園以標準化對接國際化,以國際標準審視內部發展,提升本土化發展優勢。通過與德國機構共同為園區企業供中德兩國標準的解讀、標準化工作諮詢及相關檢驗、測試、認證、認可等服務,協助園區內企業或組織建立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不斷深化國際標準合作。同時,結合園區對德合作實際,率先啟動工業4.0和中國製造結合工作,聯合西門子、博世、海爾、同濟大學等20余家單位,在國內率先成立“中德工業4.0聯盟”;建設總投資80億元的家電工業4.0創新産業基地,成立家電工業4.0研究院,總結歸納出我國的家電智慧化製造標準。在此過程中。對標準的吸收借鑒逐步為我所用,正大海爾醫藥項目正與德國公司合作,擬應用德國自控系統,建設國內唯一的國家級海洋藥物中試基地和國家藥物創新體系基地。正泰屋頂光伏太陽能項目,利用其購並的德國先進技術,為園區建設發展提供能源保障,其産品已陸續通過了VDE4105、VDE0126、CEI0-21等多項國際權威的認證和檢測。
隨著標準創建的不斷深化,園區以産業為基礎,以企業為主體,以標準為手段的引進、引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發展逐步走上高端化軌道。在培育引領性産業中,注意研究總結,形成新標準;在引進外資時,注重標準類企業的引進,發揮其示範作用;在具體工作中,堅持問題導向,提出和推廣新標準。通過引入德國被動房項目,與被動房發明人菲斯特教授、被動房建築大師榮恩教授合作,成立德國被動式建築研究所中國中心、被動房(中國)研究院,開工建設國內首座按照德國被動房標準建設的建築——被動房技術體驗中心,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亞洲首個高標準被動房示範項目。
“園區致力於生態化發展和高能效發展,目前來看,園區建設推進過程中標準倒逼經濟轉型升級的效應不斷凸顯,居民切身感受到高標準帶來的生活品質的提高,實現了惠民利民承諾。”中德生態園管委會負責人表示,園區以泛能技術推進“網際網路+能源利用”發展,以智慧社區推動“網際網路+城鎮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能源體系初步構建。據推算,園區建成後萬元GDP能耗將達0.23噸標煤/萬元,與目前的德國標準持平;清潔能源利用率將達到4.6%,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達到20.6%,綜合節能率為0.7%,碳減排率為64.6%,均達到發達國家水準。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