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特色小吃標準化製作未嘗不可

  • 發佈時間:2015-12-18 08:32:41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寧 一

  近日,一則為地方特色小吃制定標準的新聞引發公眾熱議,也引起業內人士的關注與思考。

  據報道,西安市質監局于近日發佈消息稱,該局起草了《西安傳統小吃牛羊肉泡饃製作技術規程》等5項推薦性西安市地方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意味著,只要按照規範操作加工,或許以後在西安的任何一處泡饃館就能吃到老字號標準的優質泡饃。

  類似地方小吃(菜品)相關標準近年頻繁出臺,如“揚州炒飯”、“魚香肉絲”都推出了地方標準。但是,社會各界對這些地方標準卻頗有微辭。有人質疑,制定統一標準是否會抹殺廚師個性化的製作,導致食物“千篇一律、沒有新意”?還有人擔心,這些標準即使制定了,也難以操作,制定標準的意義不大。

  其實,作為地方政府,為地方小吃制定標準的出發點是好的,目的就是讓地方小吃的加工製作更加規範化。從食材原料到加工工藝,從製作配方到製作流程,都提出嚴格的統一要求。以標準化的加工方式確保製作過程統一、規範、嚴謹,確保小吃味道純正,力圖將地方小吃打造成名副其實、貨真價實的地方名牌,成為當地的名片。可以説,地方小吃標準化製作,既保護了地方名牌,又發展了地方經濟,可謂一舉兩得、兩全其美。

  然而現實中,經常能聽到人們抱怨一些地方小吃“吃著不正宗,不是那個味道”,“一看就是糊弄人的”等議論。究其原因,就是一些加工者在製作過程中缺乏標準,各行其是,隨意製作。有的甚至偷工減料、粗製濫造,以至於地方小吃“百店百味、各成一類”,味道完全走了樣。這無形中使地方小吃的聲譽大打折扣,其結果是,消費者乘興而去,敗興而歸。不僅倒了消費者的胃口,也毀了地方小吃的品牌。長此以往,所謂的地方小吃就會失去原有的特色,最終將會失去顧客,最後就是自砸品牌、“自毀長城”。

  曾幾何時,西安羊肉泡饃、沙縣小吃、雲南過橋米線等等各地小吃名揚天下,成為舌尖上的美食,有的還獲得“中華名小吃”稱號,廣受中外食客的追捧。但是,近年來這些地方小吃遍及全國、氾濫成災,但真正原汁原味,能夠吸引回頭客的又有幾家呢?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麥當勞和肯德基之所以風靡全球,在快餐業裏獨佔鰲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在世界範圍內都有自己的製作標準。一塊雞肉炸幾分鐘,油溫控制在什麼溫度,滴幾滴芥末油等等細節都要具體量化,完全按照工藝標準加工食品。基於此,才保證了他們的産品幾乎在全球都能達到口味基本相同。

  業內有個説法,“得標準者得天下”。要想做成品牌,標準工作不容小覷,為地方小吃制定標準未嘗不可。關鍵在於,制定的標準要科學合理、便於操作,更為重要的是,要把標準執行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