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 發佈時間:2015-12-03 11:32:52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王婭莉

  記者近日在環保部獲悉,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特別是保護網路體系基本形成。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維護區域生態安全,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所有陸地生態系統類型,擁有高等植物3.5萬多種,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動物8000余種,已記錄海洋生物2.8萬餘種。我國生物遺傳資源豐富,是水稻、大豆等重要農作物起源地,栽培植物和家養動物均居世界第一。我國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將其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我國是最早加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一直積極履行公約義務。在國際上率先成立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統籌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發佈和實施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中國行動方案”。各地區各部門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有關規劃和計劃,積極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

  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一是保護網路體系基本形成。全國建成以自然保護區為骨幹,包括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不同類型保護地的保護網路體系。各類陸域保護地面積達170多萬平方公里,約佔陸地國土面積的18%,提前完成《生物多樣性公約》2020年達17%的目標。建成自然保護區2729個,總面積達147萬平方公里,約佔陸地國土面積的14.8%,高於12.7%的世界平均水準,85%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截至2014年底,海洋類型保護區共68個,總面積7115平方公里,其中國家級海洋保護區17個,總面積5089平方公里;建有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海洋公園)58處。建立了60多處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由2000年的1100余只增加到2013年底的1864隻。野生朱鹮數量由1981年發現時的7隻發展到目前的1000多只。

  二是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成效顯著。我國大力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生態修復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投資達3626億元,約105萬平方公里的天然林得到有效保護。近10年來,中國森林面積凈增長10萬平方公里,重點生態功能區草原植被蓋度提高11%,修復紅樹林等退化濕地2800多平方公里,實施水土流失封育保護面積72萬平方公里。

  三是監管能力進一步加強。全國各省(區、市)開展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探索建立生態紅線劃定方法體系與配套政策措施體系。印發了《全國生態功能區劃(修編版)》,完成了全國生態環境10年(2000-2010年)變化遙感調查與評估。劃定了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發佈中國高等植物、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和3批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完成了全國400多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評估工作,定期開展自然保護區專項執法檢查,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違規違法活動。

  四是國際合作與交流持續深化。我國有32處自然保護區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建立了中俄跨界自然保護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組、中日韓環境保護合作、南南合作等多邊和雙邊機制,實施了GEF、中歐生物多樣性合作等項目,有效推動了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樹立了負責任大國的形象,2013年被聯合國授予南南合作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