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基本形成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

  • 發佈時間:2015-08-07 04:13:3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 (記者崔靜 王笛) 環保部6日發佈的資訊顯示,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目前已基本形成,85%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野生動植物已得到有效保護。

  據悉,我國已建成了以自然保護區為骨幹,包括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等不同類型保護地在內的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網路體系。

  各類陸域保護地面積已達到170多萬平方公里,約佔到陸地國土面積的18%,已提前完成了到2020年達到17%的目標。

  建設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措施。自1956年建立第一批自然保護區,至今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公佈內蒙古畢拉河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批准新建一批具有重要價值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我國共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2729個,保護面積佔國土面積的15%以上。

  這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28個,分別佔全國自然保護區面積和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64.7%和9.7%。在類型分佈方面,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數量最多,達1410個,其餘依次為野生動物類型、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野生植物類型、地質遺跡類型、海洋與海岸生態系統類型、草原與草甸生態系統類型、荒漠生態系統類型、古生物遺跡類型自然保護區。

  但客觀來講,我國生物多樣性退化的總體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全國90%左右的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40%左右的重要濕地面臨退化威脅,10.9%的高等植物和21.2%的脊椎動物受到威脅,部分珍稀瀕危物種還未得到保護,遺傳資源流失現象依然存在。

  如何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督、如何理順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體制機制等,將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需要考慮的重點。對此,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明確提出,下一步保護生物多樣性要努力做好四方面工作,即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理順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體制機制,全面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加大宣傳教育和公眾參與力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