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衝鋒在改革的主戰場

  • 發佈時間:2015-12-01 09:32:06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楊 蕾

  400多萬噸、2000多萬包待檢棉花,42個專業倉儲庫、20個儀器化檢測實驗室、20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2015年度改革實施方案的調整,讓面前的工作形勢更加嚴峻。新疆纖檢局局長李岩就像一位將軍,坐鎮新疆棉花公證檢驗戰場,運籌帷幄,調兵遣將。“國家在新疆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以來,我們纖檢隊伍在這場改革中衝鋒在前,充分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打了一場又一場漂亮仗。”

  前進:義無反顧

  當2014年的“中央1號文件”明確“2014年,啟動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的時候,纖檢人並沒有立刻意識到這項改革對於纖檢事業意味著什麼。

  2014年,全國連續實施3年的棉花臨時收儲政策戛然而止,國家開始在新疆啟動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試點工作。這項改革的目的是在保障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將價格形成交由市場決定,以促進産業上下游協調發展。

  “2013年度,新疆棉花公證檢驗量470萬噸,隨著國家收儲政策的結束,新疆棉花加工企業很可能失去參加棉花公證檢驗的積極性。那新疆纖檢事業的發展將面臨巨大的挑戰。”李岩説,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都被這個問題所困擾,為新疆纖檢事業的前途而憂心忡忡。遠在北京的中國纖檢局領導也同樣感受到了新疆棉花改革給纖檢工作帶來的重大壓力。

  正如大家所擔心的那樣,在自治區棉花目標價改革部署的最初方案中,纖檢機構所屬的整個質監部門都沒有被納入其中,根本沒有參與改革方案設計的話語權。

  “纖檢到底能為改革做什麼?”李岩在思考,中國纖檢局的領導也在思考。

  李岩了解到,自治區在最初設計改革方案時,是將棉花種植面積作為發放給農民補貼的依據。因為這樣中間環節少,程式簡單易懂,也便於核算各地的補貼總額,減少基層工作量。“但是,以土地種植面積為依據進行補貼最大的弊端是會影響棉農提高單産和品質的動力,容易造成‘懶漢式’種棉。不利於棉花産業向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方向轉變。”

  經過與中纖局領導的多次討論,李岩的思路漸漸明晰:改革要想真正維護農民利益,就應當考慮棉花産量這個重要因素;改革要想真正做到由市場來決定棉花價格,就應當遵守優質優價的市場原則。“不管是産量的準確核算還是品質的嚴格把關,都離不開棉花的公檢。”

  如何讓更多人認識到公檢對新疆棉花産業發展的意義?中國纖檢局和新疆纖檢局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們宣傳專業纖檢部門通過儀器化公證檢驗所掌握全疆各區域棉花産量、品質的基本情況;協調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成員單位集體參觀公證檢驗流程;以近兩年新疆棉花入儲量、公檢量和鐵路出疆量為依據,論證了新疆棉花為450萬噸的實際産量。大量的溝通宣傳工作終於有了成效:自治區質監局被政府納入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參與研究制定相關改革政策,指導試點工作的組織實施;2014年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確立了“專業倉儲監管+在庫公證檢驗”模式,要求專業纖檢機構在倉庫內對納入規範監管的棉花進行重量檢驗,並抽取品質檢驗樣品,將重量檢驗結果作為核定新疆棉花産量的基礎數據。

  在2015年的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中,自治區又進一步將2014年的“面積+銷售量”的補貼方式調整為主要按照産量來確定補貼額度。

  “這一調整説明,公檢制度在改革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認可,纖檢隊伍成了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主力軍!”從不被納入改革設計到成為改革戰場上的主力軍,李岩由衷地感慨:“質監工作一定要緊緊圍繞當地黨委政府的核心工作,找準融入核心工作的最佳切入點。”

  精準:百發百中

  “專業倉儲監管+在庫公證檢驗”制度的核心內容,就是棉花加工企業將加工的皮棉全部存入棉花專業監管倉庫,由專業纖維檢驗機構在庫進行重量檢驗、逐包抽取品質檢驗樣品並進行後續儀器化品質檢驗。該項制度作為改革試點工作的重要保障措施,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這一制度,意味著纖檢機構要在短短3個多月的棉花高峰收購期內,完成對新疆全區450萬噸左右皮棉的入庫重量檢驗和取樣,並在規定的時間內出具儀器化公檢證書。

  “準確核算新疆棉花的産量,才能夠保證補貼資金的準確發放,真正維護農民利益,這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中纖局副局長徐水波説。

  棉花加工企業將加工好的棉花送入專業倉儲庫,第一道工序就是過磅稱重,進行重量檢驗。但這只是進行棉花數量核查的一個環節。纖檢人員還要對加工企業收購的籽棉量、籽棉折合皮棉量、入庫公檢量等數據之間的關係進行一一分析,從而確保産量的準確性。

  新疆纖檢局品質監督科科長雷永康介紹,入庫公檢制度通過公檢重量與收購籽棉折合皮棉重量相互監督,提高了補貼發放的精準性,對保護農民利益起到了核心作用;公檢讓所有棉花的流向包括運輸、銷售都有跟蹤、有監督,無法形成“轉圈棉”,有效制約了“轉圈棉”及虛開籽棉收購票據等違規套取國家補貼的行為;通過集中監管、包包公檢,使公證檢驗結果的權威性和公信度得以提升,棉花品質真實性得到有效增強。

  “去年是‘專業倉儲監管+在庫公證檢驗’制度實施的第一年。今年我們又在保證工作時效、增加調劑實驗室建設、改進和加強異常條碼棉包管理等方面做了更多更細緻、更合理的調整和改進,讓這項制度具有更強的生命力。”李岩堅信,入庫公檢制度必將在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的戰場上發揮更大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