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穿“黃馬褂”的“金豆豆”

  • 發佈時間:2015-11-18 08:33:37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李慶 本報記者 王梅

  “地爐夜熱麻秸暖,瓦酺晨烹豆粥香。不是有心輕富貴,從來吾亦愛吾鄉。”陜西省榆林市子洲縣地處陜西北部黃土高原腹地,從榆林市區出發沿包茂高速行駛,一路上毛烏素沙漠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交替著映入眼簾。廣袤的土地,充足的光照,多樣的地形地貌和豐富的土壤類型,為子洲黃豆提供了適宜的生長條件。

  驅車1.5小時便到達子洲,高速子洲出站口,寫著“子洲黃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的展示牌,醒目的展現在眼前。來到子洲縣祥和農貿市場,這裡聚集了十幾家大大小小的黃豆及黃豆加工産品的店舖。“我們子洲黃豆可是被毛主席誇獎過的!”子洲縣豐泰黃豆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風磊一臉神氣地説著。“在1947年,毛主席轉戰陜北時曾住在子洲淮寧河川邱家坪村,臨走時説:‘子洲黃豆真好,早上吃了錢錢飯,一天神清氣爽。涼拌黃豆芽菜也很不錯,你們一定要多種黃豆’。”

  子洲黃豆的種植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商周至秦漢時期(古稱“菽”,五穀之一),是陜北(陜西北部)黃土高原特有的原生態作物。具有顆粒飽滿、豆香濃郁、口感滑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人體必須的氨基酸的特點,因其外觀似古元寶狀,被當地人昵稱為“子洲元寶豆”。又因其大豆異黃酮含量遠高於其他地區,被稱為“豆中之王”。“黃豆作為我們陜北人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我們世代種植。如今,這豆豆穿上地標産品這件‘黃馬褂’身份變了,價格自然也漲了,如今已經成了農戶致富的‘金豆豆’。”張風磊得意地告訴記者。

  據了解,2014年子洲縣黃豆種植面積突破2.5萬餘公頃,年産量為3.04萬噸,年産值達1.46億元,産品銷售到全國各省市。子洲黃豆成為當地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産業之一。

  為了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促進黃豆産業做大做強,作為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工作的職能部門,子洲縣質監局向當地政府提出了申報子洲黃豆地理標誌保護工作,在得到縣委、縣政府領導的肯定後,該縣當即成立了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申請工作領導小組,並向質檢總局提出了申請。前不久,子洲黃豆通過審定正式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其保護範圍主要分佈在子洲縣雙湖峪鎮、何家集鎮、老君殿鎮、裴家灣鎮、苗家坪鎮、三川口鎮、馬蹄溝鎮等14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的550個行政村。

  與此同時,子洲縣還在大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和自主品牌影響力上下功夫。例如,在黃豆的主産區實現了黃豆生産從副業經營向主導産業轉變;生産經營效益從追求數量規模型,向品質綜合效益型轉變;經營方式從過去僅靠農戶單打獨鬥、自産自銷的封閉型經營,向規模化、基地化轉變。通過以陜西三豐糧油有限公司為龍頭的企業和子洲縣豐泰黃豆農民專業合作社形成了“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在龍頭企業的帶領下,以企業的標準為種植規範標準,進一步形成産業的規範化種植。同時打造了秦香牌系列黃豆食用油,為陜西省名牌産品。

  談到下一步工作時,子洲縣縣長葉慶隆告訴記者,“子洲縣將進一步加大系列産品研發力度,積極培育扶持新型産品加工龍頭企業,改造提升現有企業,形成拳頭産品,打造知名品牌,提升産業水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