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重塑中國製造的人力基因

  • 發佈時間:2015-11-13 09:32:06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胡立彪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日前在一檔媒體訪談節目中表示,中國製造在高鐵、航太等重點領域做到了領先,卻面臨造不好圓珠筆、馬桶蓋等日常産品的系統性落後問題。其背後是人才培養沒能跟上,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短缺。因此,要想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必須重塑人力基因,提高藍領工人地位。

  人力基因對製造業的意義,應該是不言而喻的。這一點可以從許多人所讚賞的日本製造中清楚地看出來。日本製造並非如一般人所想是由豐田、本田、三菱、松下等這些大企業支撐,賦予其精神內核的,是數以百萬計的中小企業。佔日本企業總數99%的中小企業與其支撐的大企業之間,建立的是一種獨特的金字塔式“系列企業”結構。在這種結構中,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並非單純的訂貨和提供所需産品及勞務的關係。下游企業不僅根據上游企業的要求為其生産零件,還可以進行深層研發,不斷提高某一專門領域的加工工藝。日本很多小企業數十年如一日,只生産一種産品,專攻一門技術,磨練一項工藝,並因此成為各自領域中的佼佼者。而這種專精性也得到上游企業的認可,使雙方得以保持穩定的合作關係,從而更有精力和時間專注于技術研發,促成“系列企業”結構的良性迴圈。

  專注才能精細,精細才有高品質。日本中小企業的專注精細不僅培育出了豐田模式(精益製造)這一現代工業生産理念,也最終成就了日本製造的世界聲譽。如果從文化角度看,這種專注精神與日本民族性格中的職人精神一脈相承。傳統意義上的職人,是為日本皇室和貴族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的手工藝人。他們專注于一道一藝,從一而終。事實上,日本的職人跟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手工藝人很相似。所不同的是,日本社會對職人非常尊重,這種社會氛圍促成了日本文化中至今仍十分濃重的重職主義特色。在中國,手工藝人們雖也有日本職人的敬業精神,手藝也十分高超,創造了輝煌的手工藝文化史,但由於長期處於為皇家和官府低回報服務的“打工”狀態,加之社會地位低下,生存環境惡劣,手藝和職業精神傳承常難以為繼,更別提發揚光大了。

  毋庸諱言,與日本製造相比,中國製造明顯的問題在於,一方面沒有形成“系列企業”結構的良性迴圈,大多數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建立的只是基於利益的簡單代工關係,基本上參與不到産品的研發過程,而這種代工關係不僅存在市場地位的嚴重不對等,而且還使中小企業時常被壓榨,雙方關係維繫脆弱,稍經市場風雨便會斷裂;另一方面也沒有形成職人精神,技能工人普遍處於打工狀態。湯濤坦言,在我國軍工等特殊行業,大國工匠更多一些,而在一些傳統行業,高級技師、首席技師、特級技師相對更少一些。為什麼?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領域不受重視,技師們的社會地位和待遇都不高。現在大多數年輕人或者他們的父母不願意選擇技工職業,也多出於這方面的考慮。

  中國經濟要轉型升級,必須要從製造業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業首先要轉變生産經營理念,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建立起一種超越世俗商業利益的成就動機,像日本中小企業那樣培養自己的職人精神,在此基礎上尋求與大企業的合作,建立良好互動關係;同時,要注重人才培養,特別是技術工人的技能培養,暢通其職業發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準、改善其工作環境。這樣才能讓中國製造從根本上完成精神蛻變,成為世界經濟舞臺上具有決定性影響力的角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