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用品質數據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援

  • 發佈時間:2015-11-12 08:36:17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徐建華)一份全面的數據分析報告《北京市組織機構代碼數據分析報告》、兩份專題分析報告《北京市組織機構生命週期專題分析報告》與《北京市組織機構法定代表人特徵專題分析報告》,北京市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近日發佈的3份數據分析報告,通過對北京市乃至京津冀組織機構數據的分析,折射出首都的發展品質,用數據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據,為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開展管理、投資、生産、貿易等活動,提供行動指南。

  據介紹,《北京市組織機構代碼數據分析報告》分為北京市經濟與社會發展概況、北京市四大功能區重點産業分佈、京津冀專題分析和專家視角4部分以及概述、結論和附言。該報告以京津冀三地組織機構代碼數據為主要分析對象,緊扣首都核心功能定位和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從經濟與社會兩個角度,時間與空間兩個緯度,對北京市經濟與社會發展、首都四大功能區産業佈局、京津冀産業結構及空間格局演進、非首都功能疏解等專題展開綜合分析,以專家視角為佐證,力求客觀展現京津冀協同發展視角下的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為地方政府部門制定“京津冀協同發展”“十三五”等規劃提供參考與借鑒。

  《北京市組織機構代碼數據分析報告》分析顯示,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機構數量突破108萬家,受商事登記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改革的影響,激發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新增機構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另外,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及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方面,從機構數量上看,京津冀三次産業結構均呈現“三二一”格局;從地區生産總值比重看,北京産業結構呈現“三二一”模式,而天津、河北産業結構呈現出“二三一” 的模式,京津冀區域正逐步向世界後工業化城市集群邁進。通過基於區位商方法的産業分析得出,北京市排名後15位的行業基本上屬於高消耗、高就業密度行業,屬於北京市“4個中心”功能定位之外的“非首都核心功能”産業,這些産業在北京的發展沒有比較優勢,但是在天津和河北具有較高的專業化程度,特別是河北省的煤炭、礦産開採和設備製造、加工産業在全國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北京市這些行業,可以考慮往天津和河北轉移。同時北京的商品交易市場較多,對城六區的交通和環境品質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不利於城市宜居功能的優化,也應考慮疏解。

  《北京市組織機構生命週期專題分析報告》是在商事制度改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開展組織機構生命週期的分析研究工作的一份專題報告,通過相應指標的變化體現組織機構的生命週期總體情況和發展變化趨勢,可以反映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最新現狀和成果,映射各類機構創新創業環境。該報告顯示,北京市機構生存環境日趨好轉,平均年齡已增至6.2年。20年來,北京市的第三産業機構佔比逐年上升,1995年佔全部機構的72%,截至2014年底已超過90%,成為北京市的支柱産業。

  《北京市組織機構法定代表人特徵專題分析報告》是一份分析北京市組織機構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各方面特徵,從多層面、不同角度分析法人的特徵及變化趨勢的專題報告。結果顯示,北京市組織機構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平均年齡為43.2歲,其中將近2/3的法定代表人年齡在35~59歲之間,35歲以下佔26%。所有法人中,男性佔69.6%,女性佔30.4%,女性法人在第三産業的比例更高。

  北京市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他們從2009年開始,就探索推出《北京市組織機構代碼數據分析報告》,至今已出版數據分析報告16期,通過分析組織機構這一重要社會“細胞”數據的變化,使其成為反映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錶”。今年再此基礎上,又嘗試推出專題報告,希望通過更細分和專業的數據,從而為政府提供決策參考依據,促進北京市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