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山羊絨變短有緣由

  • 發佈時間:2015-10-22 08:32:19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楊蕾)近日,記者從中國纖維檢驗局獲悉,2014年度山羊絨品質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至2014年,連續3年的山羊絨公證檢驗中,山羊原絨平均直徑變化不明顯。但牧業生産方式對山羊絨品質的影響不容忽視,改變傳統粗放的山羊絨生産經營模式,在品種繁育上引導恢復我國絨山羊的優良品質已勢在必行。

  根據分析報告,2014年度,全國公證檢驗山羊原絨7593.86噸,公證檢驗分梳山羊絨3549.44噸。其中,白山羊原絨品質總體平穩,平均直徑為15.5μm,同比下降了0.1μm;手扯長度為42mm,與上一年度持平;洗凈率為69.43%,增加了0.28個百分點;凈絨率為49.66%,增加了0.86個百分點。型級按2013版本《山羊絨》新標準規定,平均型級為特細型特等。紫山羊原絨品質有所下降,長度下降明顯。型級按新標準規定,平均型級為特細型一等。就分梳山羊絨方面,白分梳山羊絨品質略有提高;青分梳山羊絨長度下降明顯,粗雜含量有所減少;紫分梳山羊絨品質趨向增粗增長。

  報告還圍繞山羊原絨的平均直徑、手扯長度、洗凈率、凈絨率,分梳山羊絨的平均直徑、手排長度、含粗率、含雜率、異色纖維含量、其他動物纖維含量等關鍵品質指標,就不同産區的情況進行了具體分析。

  從2014年度山羊絨公證檢驗的品質狀況來看,牧業生産方式對山羊絨品質的影響不容忽視。報告指出,山羊原絨平均直徑雖然變化不明顯,分別為15.6微米、15.6微米、15.5微米,但是超過15.2微米的山羊絨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優勢。由於人工成本不斷增加,部分地區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用剪絨替代傳統抓絨,且呈逐漸擴大的趨勢。受獲取絨方式改變的影響,山羊絨長度也呈現變短的趨勢。進入分梳加工環節,分梳的遍數增加,分梳絨的出成率降低,長度進一步變短,嚴重破壞了山羊絨資源。因此,在絨山羊産區建設優良品種生産基地,推行標準化、集約化、産業化生産,改變傳統粗放的山羊絨生産經營模式,在品種繁育上引導恢復我國絨山羊的優良品質已勢在必行。

  報告還建議在山羊絨牧業、工業生産中,要及時關注新標準變化對品質指標的影響。2014年5月,新《山羊絨》國家標準開始實施。為了提升我國羊絨品質品質,此版標準中在山羊原絨品質指標中增加了超細型。2014年度,全國山羊原絨平均直徑15.5微米,按新標準評價為特細型。然而,我國山羊絨的細度水準並不樂觀,以白山羊原絨為例,按舊標準判定,細型二等數量佔比接近全國白山羊原絨公檢總量的7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