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國標準 促進世界聯通
- 發佈時間:2015-10-15 09:32:01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10月14日是世界標準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信聯盟(ITU)將今年的世界標準日主題確定為“標準是世界的通用語言”,生動描繪了標準在全球化背景下對貿易往來和技術合作的重要作用。提高中國標準國際化水準,搭建中國與世界聯通的橋梁,服務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是當前我國標準化工作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標準促進世界互聯互通
IEC、ISO和ITU在今年的世界標準日祝詞中寫道,“在沒有標準的世界,不僅人與人之間難以溝通,機器、零部件以及産品之間的聯絡也將變得困難重重”。正是因為有了標準,社會化大生産和全球貿易往來才成為可能,不同膚色的人們才可以共用全世界的産品和服務。當前,標準已經從工業領域逐步延伸到農業、服務業和社會事業等領域,特別是國際標準已向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碳足跡和水足跡、公共安全和反恐、反欺詐、反賄賂等領域發展,對全球經濟、社會、技術、貿易産生著深刻影響。
標準促進全球經濟貿易和合作。標準通過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大幅降低生産和交易的成本,成為經濟貿易活動和産業合作最重要的技術基礎和技術規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美國商務部的研究表明,標準和合格評定影響了80%的世界貿易。1946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其宗旨就是為了促進商品和服務的國際交換。目前,ISO已經擁有160多個成員體,其經濟總量佔全世界98%。ISO、IEC、ITU等國際標準組織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積極參與的“技術聯合國”。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世界貿易組織(WTO)通過簽署技術貿易壁壘協定(TBT協定)等方式,使技術標準成為各成員國的共同行為準則。今天,以標準統一市場規則、促進公平競爭,已經成為普遍共識。
標準已成為國際産業競爭制高點。標準之爭被經濟學家稱作“贏者通吃”。誰把住了標準,往往就把住了産業,把住了市場競爭主動權。英特爾和微軟正是通過中央處理器(CPU)和作業系統的標準,主導了全球電腦産業系統和産業鏈,牢牢控制産生利潤的最關鍵環節。各國高度重視標準主導權。發達國家積極扶持和推進本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或事實上的國際標準,主導和影響産業及技術發展。美國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德國實施“工業4.0”戰略,都把標準化作為支撐戰略的重要手段。所謂“得標準者得天下”,深刻揭示了標準的全球影響力。
標準化是支撐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工具。協力推動完善自由、開放、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共同促進包容平衡的增長、綠色可持續的發展,進而增強全球經濟活力,需要充分發揮標準的橋梁紐帶作用。ISO官方雜誌ISO focus指出,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際標準日益成為構建可靠、互信的有效工具。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銀行和金融業,通過制定實施風險控制標準,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和衝擊。標準化也為提高管理水準和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創新成果通過標準化,加快産業化進程和技術擴散的速度,帶來産業升級、品質提升和綜合效益的增加。當前,金融危機的大潮還遠未平靜,世界各國需要合力建好標準之筏,才能共同駛向經濟復蘇的彼岸。
高水準對外開放需要標準支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第一齣口大國、第一製造業大國。標準作為生産的依據、貿易的語言、市場的規則和合作的橋梁紐帶,在國家建設特別是對外開放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會同各部門、各地區大力推進標準化事業改革發展,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總數超過10萬項,企業標準超過百萬項,覆蓋一、二、三産業和社會事業各領域的標準體系基本形成。我國成為ISO、IEC常任理事國和ITU理事國,我國專家擔任了ISO主席、IEC副主席、ITU秘書長等重要職務,承擔國際標準組織技術機構75個,參加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的註冊專家超過2000人,影響力和話語權顯著增強。由我國提出和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數量逐年增加,特別是在通信、高鐵、特高壓、電動汽車等領域,我國自主技術成為國際標準,實現了從跟隨到引領的跨越。標準化國際合作不斷深化,我國已與26個重點國家和地區簽署了49個雙邊合作協議。經過共同努力,我國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能力水準不斷提升,為國際標準化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也要看到,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標準國際化工作還存在較大差距。中國標準國際認可度不高,與我國貿易大國地位不相稱。主導制定國際標準數量不多,僅佔國際標準總數的0.7%。以企業為主體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在一些重點領域、重大戰略中,標準化手段運用得還不夠。國際標準化人才缺乏,尤其是能夠熟練駕馭國際規則的技術型專家非常短缺。
(下轉2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