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寧企參與制訂産品國際標準已超50項

  • 發佈時間:2015-10-15 06:33:22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鄒偉 通訊員 董曉燕 王艷) 昨天是“世界標準日”。記者在市質監局舉辦的“企業標準化改革方案宣貫會”上獲悉,目前南京企業牽頭或參與制訂的國家標準已超過800項,其中國際標準超過了50項,一批企業借力國際標準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南京貝特環保通用設備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廢水處理設備研發生産的企業,從2011年開始參與廢水再生利用的國際標準制訂,目前技術層面的設計都已完成,並進入最後的專家審查階段,有望于2017年通過評審併發布實施。

  “國際標準的制訂既涉及技術問題,也包含各方利益的博弈,過程非常艱難。”貝特公司標準化總監汪文生説,一項國際標準的制訂週期往往要耗時6—8年,有的甚至耗時10多年都沒有結果。

  既然參與制訂國際標準如此艱難,貝特公司為什麼還要堅持去做?“這與公司的發展戰略密切相關。”汪文生介紹,機電、化工等行業,很多國際標準都是國外企業主導制定的,因此,他們也牢牢佔據了相關産品的國際市場。廢水處理相對來説還是個新興行業,相關的國際標準還存在空白,貝特公司的戰略目標是今後將産品銷往更多的國外市場,所以要緊緊抓住這個機會,通過參與制訂國際標準進一步提高産品品質,搶得市場先機,掌握市場的話語權。

  汪文生介紹,在此前牽頭參與制訂的國內潛水攪拌器行業標準時,他們就已嘗過這方面的“甜頭”。比如,前不久,南水北調工程方面相關人士就主動聯繫他們,需要訂購相關設備。他們很好奇對方是怎麼找來的,對方説,是在標準庫裏查詢到,貝特公司牽頭參與制訂了相關標準,所以專門找來的。

  “目前,廢水再生利用的國際標準制訂雖然還沒有最終審查通過實施,但對公司産品開拓國際市場也起到了一定的帶動作用。”汪文生説,他們的産品已經賣到了巴西、美國、荷蘭、埃及、安哥拉等多個國家,相信以後“走出去”的步伐會更快,道路會更寬。

  據悉,今年8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貫徹實施〈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動計劃(2015—2016)》中明確提出,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戰略規劃、政策和規則的制定;以新興産業和我國特色優勢領域為重點,逐步提高主導制定國際標準的比例;圍繞“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等戰略,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

  “而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是現代企業發展的一個方向,也符合國家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的要求,順應‘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市質監局副局長周黎麗介紹,南京自2007年開始推進標準化戰略以來,企業的積極性被大大激發。不僅是貝特公司,聚鋒新材料公司、老山藥業股份公司等眾多南京企業,都曾參與制訂或正在參與制訂相關産品的國際標準。至2012年10月份,南京企業參與制訂的國際標準只有16項,而現在已經超過了50項,3年時間增長了213%,産品主要集中于新材料、智慧電網、環保設備等新興行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