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依法履職強監管 全力以赴保安全

  • 發佈時間:2015-10-12 09:32:50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梁 瑞 本報記者 李 艷

  近期,內蒙古包頭市質監局嚴格落實國家、自治區、市3級安全生産工作會議部署和領導批示精神,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總體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源頭治理,近期對該市危險化學品生産企業進行專項監督檢查,著重對危險化學品生産企業生産許可、産品品質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等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鐵腕整治各類安全隱患,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切實強化安全措施,有效防範遏制品質安全事故,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目前,包頭市涉及危險化學品有溶解乙炔、壓縮液化氣體、塗料、危險化學品有機類(芳香烴)、危險化學品無機Ⅰ類(硫磺)、硫酸、危險化學品有機Ⅰ類(工業用甲醇)、碳化鈣8類。生産許可證有效期內危化品生産企業共34家。共有液化石油氣、LNG/CNG、工業氣體、溶解乙炔、液氨等使用、經營單位共計119家。開展安全大檢查以來,該市共檢查涉及危險化學品生産、使用、儲存的企業58家。其中電廠4家,涉氨企業17家,氣體充裝站26家,煤制烯烴企業1家,燃氣廠、氧氣廠等企業10家。共檢查各類特種設備917台。其中,各類儲罐239台。排查特種設備安全隱患401處,下達安全監察指令書37份,責令停用設備263台。查處3家無證生産危化品企業,取締一處非法充裝乙炔氣體黑窩點。

  天津港“8.12”事故發生後,包頭市質監局黨組高度重視,迅速行動,部署開展危化品承壓儲罐安全生産大檢查。該局在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通報了事故情況,結合包頭市實際,迅速制定全市危化品儲罐安全大檢查方案,上報包頭市政府批准印發,部署防範措施。從8月17日到10月15日採取企業自查、全面排查、重點督查的方式,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以“查隱患、嚴治理、防事故、保安全”為主題的危化品承壓儲罐安全大檢查。主要檢查液化石油氣儲存、充裝行業,煤制烯烴企業,電廠、食品生産等涉氨企業,液化天然氣及壓縮天然氣儲存、充裝行業,聚氯乙烯合成以及凈水廠等涉氯企業,其他危化品生産儲存使用單位。重點檢查危化品生産儲存和使用單位安全生産責任制度的建立和落實情況,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及落實情況,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設備情況,特種設備的註冊登記、檢驗情況,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應急預案制定及演練情況、重大危險源監控情況,安全生産條件現狀及隱患整改情況等。堅持邊檢查邊整改,以檢查促整改,徹底消除事故隱患。針對排查出的隱患,跟蹤督辦,現場復核整改確認,及時申報銷號,建立管理檔案。對不具備安全生産條件且難以整改到位的企業,要依法報告當地政府,堅決予以關閉取締。

  該局相關負責人還迅速傳達貫徹落實該市危險化學品安全大檢查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對檢查工作方案做了細化、充實和完善,將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市局領導班子成員、各部門負責人和具體工作人員。根據特種設備安全法律法規和技術規範的要求,設計了包括18項檢查內容在內的專用表格,下發各旗縣區市場監管局,使檢查工作更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建立特種設備和隱患排查工作臺賬,進一步掌握全市特種設備的底數和安全狀況;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隱患,要全部下達安全監察指令書;對停産停用的特種設備要逐臺排查、登記備案。

  按企業和危化品儲罐發佈區域劃分,該局組成了6個督查組分赴各旗縣區督導檢查,強化地方政府屬地責任,督促市場監管局履行監管責任、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形成“齊抓共管、多元共治”的工作格局。督查組深入一線,在詳細了解有關設備運作、安全管理和查看設備運作記錄、人員持證等情況的同時,對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氣瓶充裝等特種設備進行現場檢查。通過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是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巡檢人員無證上崗;特種設備及安全附件超檢驗週期使用;特種設備未按規定辦理使用登記;部分加氣站超許可範圍充裝混合氣體;特種設備安全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亂等。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和問題,督查組現場提出整改和處理意見,責令企業立即整改。同時,嚴格執行隱患整改銷號制,對安全隱患整改不到位、隱患未消除的企業責令停産整改,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企業實行掛牌督辦,跟蹤落實。下一步,督查組還將採取暗查暗訪、隨機抽查,“回頭看”檢查等措施,確保專項整治行動取得實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