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這個”嘮叨費”該誰付

  • 發佈時間:2015-07-28 09:33:42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個”嘮叨費”該誰付

  □ 林 鳴

  無論開車還是坐車,最怕一種人同行。他們要麼對司機指手畫腳,大呼小叫;要麼頻發怨言,斥罵其他車輛如何不懂規矩。還有的人沒完沒了地表達自己的“好心”,每隔一分鐘就要贈送一份“忠告”。遇到這樣的同伴,對司機來説就是噩夢。

  “你開車時,討厭旁邊人嘮叨嗎?”就此話題,一家車友俱樂部對車友進行調查。結果多數司機對此深有體會,認為“副駕駛座上指手畫腳的嘮叨,讓人無法接受”。讓他們最煩的是,對方不停地用“命令”式口吻説:“你會不會開車?”“慢點!”“黃燈你也走啊?”“咋不打轉向燈?”“小心!右邊有電動車。”有位姓程的先生駕車帶妻子出行,因妻子不停的“發表看法”,連闖兩個紅燈。他懊惱地表示,罰錢是小事,萬一發生交通事故,後果不堪設想。我曾在網上看到一場討論,主題就是“當副駕上坐著老婆”。一位朋友給老婆取了個外號,叫“最煩副駕駛員”。當然,女車友也不示弱,指出“車上坐著老公更煩”。一位女士説,自己剛考駕照不久,每次老公坐在車上就不斷指揮她。儘管明明知道的注意事項,還是不停地重復。沒開兩天,她的QQ簽名就換成了“某人被評為史上最煩人副駕駛”。有一次,因為老公的“過分”指導,她不慎刮蹭到路邊的車子。還有一位車友“哭訴”:妻子沒有駕照,但上車後就是一副“教練”的架勢,指指點點,不是嫌開快了,就是嫌開慢了。有一次兩口子開車出去玩,妻子一路上説個不停,快到一個十字路口時,妻子在離路口還有100多米時就説了三遍:“怎麼還不打轉向燈?”丈夫氣得跟她吵了一架。結果這一吼,弄得連遊玩的心情也沒了,只好默默地打道回府。

  從心理上,乘客對安全駕駛表示關心也不算錯。但駕駛專家説,由於主駕和副駕的觀察角度不同,特別是在對寬度的把握上,會有不同判斷。從副駕駛上看,總覺得車輪快蹭開工路牙子了,其實還遠著呢。主要是碎嘴嘮叨容易分散司機注意力,誘發其負面情緒,因而影響行車安全。交警也表示,雖然在相關法律規定中只是原則性規定,沒有具體處罰措施,但對於乘車人來説,他們的這種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七條。該條要求乘坐機動車應當遵守以下規定:機動車行駛中,不得干擾駕駛。因此,坐在車上的同志,請您嘴上有個把門兒的,少言寡語就是積德了。好嘛,原來坐車也有“紀律”,一不留神咱還犯了個“嘮叨罪”。

  不過,比起乘客的碎嘴子,司機本人的絮叨也夠煩人的。前些日子重慶的小冬姑娘打車出行,不想一上車就遇到的哥吐槽。這位師傅由於害怕堵車,不住嘴地嘮叨“前面可能大堵車”,“這趟活兒算是白幹了”之類。小冬聽了一路的“怨言”,心情不由地煩躁起來,“我花錢打車,你做服務,我又不欠你的……”她忍不住回了一句,車內氣氛頓時失去和諧,可那位師傅依然唸唸有詞。到了終點,小冬表示自己心情不爽,只能按八折付費。結果兩人吵了起來,為此還報了警。小冬説,我就是要讓他賠償自己的“心情損失費”——看來這個“費”真是客觀存在。聽説北京有位“爺”,在自己的車上貼了一條“告示”,內容為“君子乘車,免開尊口。錯説一句,罰款10元。”不用問,肯定是針對他媳婦兒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