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該等等被落下的靈魂了

  • 發佈時間:2015-07-28 09:33:38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該等等被落下的靈魂了

  □ 胡立彪

  上半年中國汽車産銷量增速銳減,創2008年來的新低,這讓一些人産生悲觀情緒,但更多的人則認為,這並非壞事,中國汽車市場經過多年高速增長之後目前開始進入“換擋期”,這其中有挑戰更有機遇。眼光放長遠一些,或許,現在正是中國汽車市場步入成熟的開始。

  但是,走向成熟並非想的那麼簡單。成熟是一個自然發育、漸行成長的過程,不能揠苗助長,不能打針催熟,否則就會出問題。事實上,中國汽車市場發育這麼多年,多少有點病態成長,目前顯露出畸形早熟的樣子。

  早熟當然不是真正的成熟,而這個“早”字恰恰意味著諸多嚴重問題。其中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增速過快,出現産能過剩的狀況。自2009年中國超過美國,一躍成為全球最大汽車産銷市場以來,幾乎所有車企基於對中國市場的樂觀預期,都明顯加大了投資力度,各地新汽車工廠紛紛開工,直到現在,這輪擴産風仍在繼續。市場由供需關係決定,而現在汽車市場的供給已經明顯超量了。有媒體測算,今年我國汽車産能有可能超過3600萬輛,而今年上半年實際銷量卻不足1200萬輛,全年下來最多也只能達到年初中汽協預估的新車銷量2500萬輛的樣子。産能過剩,表明汽車企業對未來的市場前景太過樂觀,而這種“樂觀”是一種非理性的表現,同時也是不成熟的典型特徵。

  相比較而言,中國汽車市場的需求雖説潛力巨大,但現實狀況不容樂觀,釋放需求需要時間。一方面,中國經濟實力還不夠強,擁有汽車消費能力的人口數量佔比並不大,千人汽車擁有量短期內很難實現突破性增長;另一方面,受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的影響,中國各地方政府傾向於或已經開始實施汽車限購限行,傳統燃油汽車已經失去過去的政策支援的可能性。這兩方面因素疊加,使得市場需求將長期處於放緩狀態。

  面對當前中國汽車市場下行的形勢,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倒是很樂觀:“中國汽車市場沒有到頂,汽車業積極向上的基本面並沒有産生大的變化,不過剛性需求的客觀存在和汽車使用環境的外在制約,將使高基數、微增長成為車市新常態,從而倒逼中國汽車産業實現從量到質的新跨越。”

  印第安人至今還保留著一種習俗:大凡有事外出,走一段距離總要停下來,回頭喊一喊自己的名字,以防靈魂跟不上腳步。事實上,中國汽車快步跑了這麼多年,已經把靈魂落了很遠,是時候停下腳步,等一等自己的靈魂了。董揚所謂的“倒逼”,文藝一些,或可理解為“靈魂的呼喚”吧。這個需要等的靈魂,當然不只是消費需求,更包括品質、服務、品牌等諸多內在的東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