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掂掂高管的“錢袋子”

  • 發佈時間:2015-07-15 09:34:00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劉英團

  在國資委下屬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執行完畢後,所有國有企業將全面仿傚執行限薪政策。下一步,在國資委管理之外的金融企業、各省國企以及央企子公司的高管限薪政策將全面實施。這意味著,所有國有企業高管都將實施逐級限薪政策。

  “限薪令”之下,不少企業做出了積極的調整與控制,但是,一些央企或國企還是很任性的,非但沒有限薪、降薪,反而“突擊漲薪”,甚至是“掐點”執行“限薪令”。中紀委日前公佈的第一批央企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也印證了這一點。比如,中國石化、神華集團、中國南方航空的高管們各自在履職待遇、薪酬用工管理、職務消費超標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一些央企甚至採取了變通手段把高管們的收入“藏起來”。比如,從中國船舶最新年報看,上市公司總經理2014年不再從上市公司領取報酬,改從股東方獲得收入,無需通過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相關資訊。

  與年薪比起來,國企高管們的“職務消費”已經成為滋生“軟腐敗”的溫床。從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來看,高管們不但坐享高額的年薪,還享有職務消費等隱性收入。部分央企高管通過“合謀”的方式自己設定對自己有利的考核指標,然後自己給自己評定工作績效,最後自己給自己定薪酬標準,甚至出現了高管薪酬隨著業績下滑而上升的怪現象。同時,幾乎所有的國企都按級別設有職務消費,部分消費額度、隱性福利高過工資。比如,不少國企都把領導的吃、穿、住、行、醫、玩囊括到“職務消費”中,辦公室裝修、配備專車、體檢、療養、請吃等等,都可列在“職務需要”的名下。有媒體報道,北京市屬一家非上市銀行以發放補充公積金作為福利開支,該行董事長月公積金超5萬元,是基層櫃員的數十倍。

  “高管吃肉,員工喝湯”在任何性質的國家都是“法律所不允許的”。美國《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Bill)賦予股東多項權益限制高管的薪酬。自2012年起,英國所有大銀行必須公佈董事會成員及收入排名前8位的高管薪酬。在法國,虧損企業的高管是不允許加薪的。2009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發表有關“高管薪酬”講演時指出,作為問題資産救援方案(TARP)改革的一部分,得到政府救援的金融公司高管的工資將受到嚴格的限制,最高年薪不得超過50萬美元,要求相關企業申報其高管的基本工資,如果企業給予高管超過50萬美元年薪的股票獎勵,也必須在該企業還清政府貸款後方能套現。

  過去10年中,發放給高管和董事的薪酬組合已發生巨大的變化。我們的披露規則未能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而且在一些案例中,現行披露規則沒有反映真實薪酬狀況,反而模糊了人們的視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克裏斯托弗·考克斯在一份書面聲明中提議,建議修改美國上市公司的高管和董事薪酬披露規則。SEC提議中的具體變化措施包括:擴大薪水、股票期權價值以及“所有其他報酬”的披露範圍。其他報酬包括養老金計劃的精算價值,以及首席執行官、首席財務官及其後3位最高薪酬高管的額外補貼的精算價值。提議還包括使用“簡單易懂的英語”進行披露的規定,以幫助股東理解,因為許多股東可能不是專業投資人士。

  在國外,對高管薪酬的最大約束之一是公開透明的資訊披露。在我國的香港地區,高管薪酬披露資訊包括基本工資、津貼、退休養老計劃、花紅(年度獎金)、長期激勵或股權收入等。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無論是從法治還是從情理的角度看,也無論是從央企重獲民眾信任,還是從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角度來看,國有企業高管們的薪酬必須透明化,包括股權激勵計劃、在職消費等資訊都應當清晰可見。唯此,國有企業才能在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中發揮骨幹作用,才能真正在市場化的浪潮中引領中國經濟“乘風破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