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狠抓五項機制 築牢安全防線

  • 發佈時間:2015-07-02 08:34:4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邢景新 彭英和

  2015年上半年,新疆烏魯木齊市質監局緊緊圍繞該市確立的11個方面的100件實事,圍繞5項機制,狠抓特種設備的日常監管、重點督查、嚴厲打擊等工作,實現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重點突出、創新有力、成效顯著,確保了上半年烏魯木齊市特種設備的安全運作。

  圍繞簡化行政審批,將“關口”前移,建立特種設備權利清單機制。從行政審批到行政處罰,建立該市特種設備權利清單,陸續將特種設備使用登記、使用單位各類資訊變更、報停報廢登出移裝備案等8大類特種設備行政許可和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告知等具體事項下放各區縣分局辦理,實現了行政許可審批“關口”前移,拉近了與辦事群眾的距離。

  圍繞規範監管,構建特種設備長效監管機制。修訂和完善全市特種設備重點監督檢查的特種設備分類監管工作機制,對257家的4150台特種設備按A、B、C三類實施重點監督檢查,採取不同的現場檢查方式和頻度、約談、掛牌督辦和定期報告安全狀況等分類監管措施;以行業部門和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組織開展為主,對不同風險等級的使用單位按不同週期向行業部門或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報告安全狀況;依託資訊化平臺和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將民用液化石油氣鋼瓶、工業和車用氣瓶及電梯納入電子標簽的長效監管,年內實現民用液化石油氣鋼瓶20萬電子標簽、工業氣瓶10萬隻電子標簽和車用氣瓶15萬隻電子標簽的安裝及電梯黑匣子4000台的安裝;對全市8家在用車用氣瓶檢驗檢測機構要求現場加裝攝像監控系統,實現對車用氣瓶檢驗檢測全過程的、清晰的監控記錄。通過上述舉措推行和落實,形成了日常管、管重點的長效監管機制。

  圍繞精準打擊,建立特種設備技術支援與聯動機制。堅持“政府領導、屬地監管”工作原則,提請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專門成立了以副市長為組長,各區縣政府和14個市屬職能部門參與的烏魯木齊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有關單位的特種設備安全工作職責,將特種設備安全納入安全目標責任制考核,並保障財政資金的投入力度的逐年加大。該局今年以來先後組織和協調燃氣辦、運管、公安等部門嚴厲打擊外地充裝、運輸非烏市産權和報廢液化石油氣鋼瓶進入該市銷售的違法行為8起,查扣各類運輸車輛8台,異地扣押各類液化石油氣鋼瓶870隻。同時建立質監與自治區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季度聯席會議制度和特種設備專幹月例會制度,收集整理會議議題,編發聯席會議紀要,督促落實聯席會議的決定事項,協調成員單位加強溝通、共用資訊,組織特種設備安全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治理等工作。

  圍繞全員參與,建立特種設備社會有效監督機制。以全市開展的“三瓶一梯”電子監管工作為抓手,引導全市16家工業氣瓶充裝企業和45家工業氣體經營企業,整合成立市工業氣體協會,發揮好協調、互助、自律、橋梁、專業指導五大作用;積極促成兼併重組,實現烏魯木齊市民用液化石油氣充裝經營企業混合經營體制的形成,將7家經營企業整合為2家,現已經回收和銷毀報廢液化石油氣鋼瓶21萬餘只,民用液化石油氣鋼瓶電子標簽安裝也已達20.21萬隻;鼓勵新疆新捷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和相關電梯安裝企業牽頭,組織全市93家車用氣瓶充裝站和1.7萬部電梯所屬的安裝、使用和維保單位,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投入財力、物力實施車用氣瓶電子標簽和電梯黑匣子安裝工作,逐步建立起行業協會和企業誠信服務體系。

  圍繞公正執法,有效提升執法水準。通過《烏魯木齊市品質技術監督局系統特種設備安全法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標準(試行)》的出臺,規範執法行為,嚴格執法標準,倡導透明的執法尺度,對違反《特種設備安全法》的51類違法行為,區分“較輕、一般、嚴重、特別嚴重”4類裁量標準,規範統一全市特種設備行政處罰標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