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名人筆下的清明

  • 發佈時間:2015-04-01 09:34:39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鮑安順

  清明之俗起于西周時期,歷史有周公定24節氣之説,清明節在那個時候就被記載下來了。到了唐代,詩人杜牧一首七絕《清明》,寫出了千年惆悵的清明情結,把一個古老節氣表達得深入人心,讓人在清明時節,想像紛紛細雨,追懷故去先人,讓人在杏花芬芳中品味酒香,感受恍然若夢的時光風情。

  唐代詩人韋莊有首詩:“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簾紅杏裏,女郎繚亂送鞦韆。”祭掃在古代是清明節的一項非主流活動,真正具有豐富文化內涵,而且在時令上有意義的活動是踏青、折柳、拔河、蹴鞠、放風箏、盪鞦千等。唐代另一位詩人張繼寫過兩首《閭門即事》,都是關於清明節的詩作。“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寫出寒窗苦讀的超然之情。另一首寫道:“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詩中景致,讓人想像到清明之時,在一片煙火復燃中,自然復蘇的青青氣象已經嫋嫋升騰。唐代羊士諤寫過一首詩:“別館青山郭,遊人折柳行。落花經上巳,細雨帶清明”。寫出在清明時節生機盎然的折柳、踏青之趣。

  宋代寫清明的詞數不勝數。辛棄疾的“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花徑裏,一番風雨,一番狼藉”;黃庭堅的“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范成大的“桃杏滿村春似錦,踏歌椎鼓過清明”;程顥的“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蘇軾的“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處幾清明”。李彌大有一首詩:“濛濛細雨網春暉,南陽清明二月時。細草養泥留燕子,好花藏蜜待蜂兒”。有人説,這首詩與杜牧的鬱悶情緒截然相反,寫出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清明畫卷,那拱破鬆軟泥土的嫩草,那銜泥築巢的春燕,那沐浴春雨的鮮花,讓清明時節的人們,心境舒爽,在一片美好景色中,享受一派鳥語花香。

  宋人張擇端筆下《清明上河圖》,記錄了北宋徽宗時代首都汴京的繁華生活場景,作品展示了豐富的思想內涵、獨特的審美視角、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它是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的經典之作。

  曹雪芹在《風箏》一詩中寫到清明:“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粧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寫出了童趣,也寫出了心靈顫動的愁怨之緒。中國共産黨創始人之一的董必武,在清明節也寫過一首詩:“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重來正值清明節,煙雨迷蒙訪舊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