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制定品質促進法 推動品質社會共治

  • 發佈時間:2015-03-12 09:31:39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提案議案追蹤

  本報訊(記者徐建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品質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和內生動力。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進入品質時代,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副省長夏紅民、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明波、風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寶生、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總經理李家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質監局局長劉新勝和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纖維檢驗局局長曾蓉等提出提案議案,建議我國應儘快制定品質促進法。

  夏紅民在關於儘快制定品質促進法的議案中建議,品質促進法著重規定國家品質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在內容設計上應包括3個方面:一是總則,如立法宗旨、適用範圍、概念界定、基本原則等;二是主體內容,包括品質發展規劃的編制要求、實施政府品質工作考核、建立品質發展統計指標體系、開展品質狀況統計分析和風險管理、實施品質興省(市)工作、探索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建立品質激勵機制、品質創新、品質人才隊伍建設、開展群眾性品質管理活動、構建品質誠信體系、提升服務業品質、強化企業品質主體責任等內容;三是法律責任,包括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第三方、消費者等社會主體相關法律職責。

  李家民建議,品質促進法應重點體現品質政策引導,著力發揮品質政策對品質發展的規範、引領作用,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體現品質紅線作用,通過制定國家品質促進法,加大違法懲罰力度,推進守法生産、誠信經營,通過立法將政府部門的監管重心從品質的一般特性轉移到安全性能上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最根本、最一致的安全需求;體現品質環境建設,增強全社會法治觀念,實行品質社會共治。

  代表、委員們表示,制定品質促進法,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部署的需要。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品質和效益上來,品質建設已經上升到了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制定《品質促進法》是提高我國品質水準的法制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制定品質促進法,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當前,我國經濟增長正處於從高速到中高速的新常態,進入提質增效升級的“第二季”,品質成為轉型升級的關鍵點和突破口,只有以品質的提升“對衝”速度的放緩,才能把我國經濟發展從速度時代推向品質時代,制定品質促進法,對於圍繞實施品質強國戰略主線、加快建立現代市場治理體系、有效實施品質提升活動、推動《品質發展綱要》目標任務全面落實具有重要意義。

  制定品質促進法,也是完善中國特色品質法律體系的需要。我國現行的品質法律主要有《産品品質法》《食品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法》等,重點關注的是品質安全,調整範圍主要涵蓋政府行政監管職能、行政相對人法律責任及産品品質民事責任等,而對於品質發展和品質促進仍是空白,這既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品質需求,也與建立完善中國特色品質法治存在較大差距。

  制定品質促進法,還是落實品質責任、實現品質社會共治的需要。隨著法律實踐的不斷深化,制定有關促進品質保證、品質發展的法規,將有助於提高我國品質水準的法制保障,完善工作體制機制,推動品質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形成齊抓共管、無縫銜接的工作格局。

  代表、委員們認為,我國制定品質促進法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一是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據質檢總局品質管理司組織開展的全國性社會公眾調查顯示:95.1%的公眾認為有必要實施品質強國戰略,90.6%的公眾表示實施品質強國戰略與自身的關係緊密,促進品質提升是眾望所歸。二是具有較強的實踐基礎。國務院2012年頒布《品質發展綱要(2011-2020年)》,目前全國已經有30個省(區、市)提出了品質興(強)省戰略,有2600多個市(縣)開展了品質興市(縣)活動,覆蓋率超過90%。品質促進涉及品質獎勵、品牌建設、品質誠信體系建設、品質統計分析、政府品質考核、服務業品質發展等工作均已經開展多年,積累了較為成熟的實踐經驗。三是有可借鑒的成熟國際經驗。美國、德國、日本、南韓等發達國家均把品質擺在重要的戰略位置全面推進,有可借鑒的國際做法,其成功經驗對促進我國品質發展的立法工作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