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指尖上的微公益

  • 發佈時間:2015-03-06 09:32:37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李 榮

  新春裏,筆者到滬郊嘉定區以每家每戶有一本“志願者通訊錄”出名的新成路街道去調研。街道的黨委委員吳雲鳴説,他們的“志願者通訊錄”今年有了微信版,成了“指尖上的微公益”。公眾號叫“e嘉人”,也就是“一家人”的意思。

  筆者馬上拿出手機搜索,很快找到了這個公眾號。輕輕一點,進入“找服務”的板塊,街道居民組成的志願團,分出便民服務、學習、諮詢、調解等14個類別,每個類別裏一個個志願者的特長、志願服務時間以及聯繫方式等,列得清清楚楚,電話號碼點擊撥號即可接通。如果社區裏有什麼統一組織的志願活動,也會提前預告。

  還有一個板塊是“尋幫助”,居民有何需求,填寫需求單,很快就會有回應。如果老年人不方便填寫,有一欄“關愛一鍵通”,可直接接通社區平臺,工作人員會幫助安排。如果看著別人做好事,你的善心也被激發了,那就可以進入“獻愛心”板塊,把你的愛好特長告訴“版主”,經過審核,街道的“志願團”就能壯大力量了。

  説起新成路街道的“志願者通訊錄”,滬上的公益圈都不會感到陌生。在這個社區裏,由居民的微愛好、微特長、微時間、微互動、微激勵形成了一個微公益的“微迴圈”。志願者在這本通訊錄中“把自己介紹給全體居民”。上海市文明辦負責人説,在城市社區裏,大家的“隨手公益”太重要了,城市精神、城市愛心和城市暖意,就近、就地就傳遞開了。

  如今,不僅年輕人,越來越多的城市老年人也已離不開手機,有些“時髦爺爺”“時髦外婆”更是愛往隨手包裏放一個平板小電腦。紙質通訊錄需要與“新潮流”接軌。新成路街道志願者平臺的工作人員説,老年人容易忘事,放在抽屜裏的通訊錄,臨到用時往往翻天翻地找不到。“藏得越好”越容易忘。而手機一般丟不了,“我們就把通訊錄藏在手機裏”。

  筆者看了看微信公眾號的後臺記錄,老年“手機控”的用戶確實佔了相當的比例。像春節之前,社區裏一位60多歲的張姓老人,家裏的電腦突然“罷工”,啟動不了。他就用手機上的微信公眾號發出求助資訊,尋找維修電腦方面的志願者。很快,社區裏的在職黨員志願者就有了回應,利用自己的午休時間,到府為老張解決了電腦故障。

  “‘e嘉人’這一家人,日益成為一個大家庭。”新成路街道負責人説。不僅關注人群在增加,提交個人資料、聯繫街道文明辦,要求加入志願團的人群也在不斷壯大。孫玲芳是街道裏第158名志願者,她下崗後考取了點心師和營養師的證書,教大家做點心已成為她的愛好。在她看來,從愛好中傳遞出愛心,何樂而不為呢!這就是“微公益”裏的“微滿足”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