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40載奔波記錄城鄉巨變

  • 發佈時間:2015-03-06 09:32:29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石 闖

  40年,1萬張照片,千余幅見報作品,一部獨特的城鄉變遷史。72歲攝影家馬儼鵬從1970年迷上新聞攝影,用多變的鏡頭佐證了歷史。近日,他期盼已久的首個攝影藝術展開展,眾多壓箱底的老照片成為展示城鄉記憶的窗口。

  40年從海鷗120到高檔數位相機。

  馬儼鵬説,40多年前,相機可是奢侈品。能在春節和家人拍張全家福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他從1970年冬開始接觸攝影,最早使用的是一部海鷗120相機,這部相機是單位的。

  1976年秋,他在鄉下村莊看到倆老漢在掰手腕,周圍聚了一群人,就隨手拍了一張,取名《老當益壯》。“當時,一些人從來沒見過相機,拍照後老漢拉住我説抽了他的血,讓我賠不是。”馬儼鵬哭笑不得,一番解釋之後,對方竟讓他給拍一張全家福。

  馬儼鵬説,當時沖洗也是麻煩事,因為沒有洗黑白照片的暗箱,就用木板釘成一個箱子。沒有顯影、定影劑,也沒有鐘錶,洗照片的時間完全靠感覺。為了不曝光,就在旁邊用被子捂住,一條不夠就兩條。現在,他的老宅裏還放著兩三木櫃的底片及1萬多張相片。

  “身為一名從事攝影40年的新聞工作者,我見證了從黑白膠片到數位照片,從方寸黑白到大幅彩色的演變,也正是時代巨變的真實寫照。”馬儼鵬説,相機從奢侈品變成百姓都買得起的普通用品,前年小兒子還花了3萬元給他買了一部高檔數位相機。

  從事新聞攝影工作40余載,他的千余幅作品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政協報》、《河南日報》等媒體刊發或被採用,多幅作品榮獲國家、省市攝影獎項。

  二月河為他的首個攝影藝術展作序。

  “搬了很多次家,從農村到縣城,從縣城到鄭州,什麼都可以丟棄,就是照片不能丟。”馬儼鵬的女兒説,父親癡迷新聞攝影,即使退休後也沒停下來,每年都要去方城走一走、看一看,拍攝一些新變化,“咦,山路寬敞了,也順暢了”。

  他的女兒説,經歷了40多年的新聞攝影生涯,父親的案頭積攢了1萬多張新聞照片,這也是全家的寶貝。“影像方城——馬儼鵬攝影展”共展出馬儼鵬攝影作品160幅,9個板塊記述40年間方城的巨大變遷。

  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聞訊欣然蒞臨影展,併為攝影集作序。他高度評價道:“馬先生攝影作品集的意義,就在於它供人們認識了佛溝摩崖石刻,認識了南陽漢畫,了解了絲綢的歷史。這一幅幅圖片,承載的是濃濃的鄉情與鄉愁,更承載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和崇高的中國人的道德情懷。”

  二月河表示:“縱觀馬先生的攝影作品,正是由於它深深紮根在方城這片土地,特別接地氣,所以,它是真的,善的,也就是美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