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深圳部分年貨大集藏污納垢

  • 發佈時間:2015-02-06 08:37:30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韋何靜 本報記者 傅江平

  隨著春節的臨近,深圳市場上的年貨促銷戰也早早打響。記者走訪發現,相對於以往年貨市場的超市獨大,一場接一場的年貨展銷會因為商品價格便宜,有買有逛,成了近幾年深圳年貨市場的主力軍。但是,一些年貨展會上,“價格低”竟成了商品“品質差”的藉口,讓不少消費者頭疼不已。

  超市的商品都有準入門檻,就算是散裝食品也都標明瞭等級、産地等指標,消費者選擇起來心裏也有底,但記者發現,在年貨會上,大多數入駐展會現場都沒有很高的門檻與要求,“三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檢驗報告證)不全的商販也不少。

  深圳李女士在一次年貨展上買了3箱標稱新疆阿克蘇“冰糖心”蘋果,每箱70元,但買回家就後悔了。她發現,蘋果切開以後根本不像商家宣傳的那樣,在果肉和果核中間露出一圈透明的糖色,俗稱“糖心”,而是和普通蘋果一樣。因為價錢不算貴,李女士就沒有退貨,“以後再去展會買東西一定不能相信商家的宣傳了。”李女士説。

  相比之下,深圳周女士就更倒楣了。前不久,周女士在年貨展銷會上以1000元購買了一些蜜蠟,過了幾天,在與朋友交流時,有位專業人士卻説她買的蜜蠟是假的,周女士一聽,趕緊趕往展銷會討説法。可此時,展銷會已經撤展,現場連個人影也找不到了。

  “很多人都以為展銷會上的東西便宜,卻沒有考慮到其中很多商品都是陳貨、尾貨。”一家展會的工作人員分析道。有些無良參展商正是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趁機甩賣品質不太好的産品,掙到錢後溜之大吉。

  此外,記者還發現諸如帶著濃郁地方特色的小吃節也參與到年貨展上。比如最近正火的台灣小吃,記者在一些展會上看到操著各種地方口音的參展商賣台灣小吃。“每家的做法、味道都不一樣,我們又沒去過台灣,也不知道哪家是正宗的台灣口味。”一位消費者説。

  深圳消委會提醒,年貨展銷會上有許多商品是全國各地土特産。消費者在購買時,最好向經營者問清産品的特點、食用方法、保存期限,根據需要合理購買,避免為了嘗鮮而盲目消費,造成浪費。同時,切勿貪圖便宜,要謹慎購買與市場差價太大的商品。

  年貨若出現品質問題,該如何維權?深圳消委會工作人員表示,《消法》第35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此外,《消法》第38條規定:“消費者在展銷會、租賃櫃檯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結束或者櫃檯租賃期滿後,也可以向展銷會的舉辦者、櫃檯的出租者要求賠償。”

  深圳市消委會相關負責人則建議,消費者最好選擇規模較大的正規年貨展銷會或商家,不到街頭農産品聯展上購買,以免買到劣質年貨。同時,購物後應保留好加蓋公章的有效購物憑證,以便出現問題時維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